第九节 失 眠

第九节 失 眠

董某某,女,48岁,陕西咸阳人,以“失眠1个月,加重伴口干、口苦1周”为主诉,于2012年12月20日初诊。

患者自诉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睡眠时间3~4小时,晨起后精神差,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气短等症,1周前上症加重,伴有口干、口苦、脚心灼热、自觉烦躁不适,自发病以来,纳食差,二便基本正常。月经不规律,量少,色暗,无痛经。查体:血压130/80 mmHg,神清,精神差,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唇舌紫暗,苔薄白,舌下脉络青紫(++),脉细弦数。

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诊断:不寐(肝肾阴虚兼血滞)。

治法:滋阴清热,兼以活血宁神。

方药:二仙知柏地黄汤加减(仙茅12 g,淫羊藿12 g,知母12 g,黄柏12 g,熟地15 g,山萸肉15 g,山药15 g,泽泻12 g,茯苓15 g,牡丹皮15 g,天麻15 g,蝉蜕8 g),共8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半分服。

二诊(2013年1月10日):病史同前,患者自诉睡眠时间稍有改善,入睡时间5小时左右,口干、口苦变化不明显,脚心烦热明显减轻,余无特殊不适。查体同前。予二仙知柏地黄汤加丹参15 g,葛根15 g,天麻15 g,蝉蜕8 g,共12剂。

三诊(2013年1月24日):病史同前,患者自诉目前每晚可入睡7~8小时,口干、口苦症状明显减轻,余未见明显异常。查体:血压130/85 mmHg,余同前。唇舌暗,舌下瘀丝、瘀点(++),脉弦细。予上方去山萸肉,加决明子18 g,牡丹皮增至20 g,共12剂。

后患者未再来诊,电话随访,患者自诉睡眠基本正常,无特殊不适。

按:本例患者属于中医学中的“不寐”,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综合辨证为肝肾阴虚兼血滞,运用二仙知柏地黄汤加减,收效甚著。方中熟地、山药、山萸肉滋补肝肾,填精益髓;泽泻、茯苓、牡丹皮健脾渗湿,清泄相火。葛根、丹参具有改善脑血流、增加脑供血的功效。李老师灵活运用经典方,达到药到病除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