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失眠

十、失眠

李军教授认为失眠应根据现代医学进行分类,在分类的框架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继发性失眠特别是短期失眠主张用西药镇静安眠,见效快,短期应用,无成瘾风险,辅以生活调节祛除诱发因素或可痊愈。短期失眠根据病情选用西药和中药配合,如抑郁症患者伴失眠可口服“戴力新”加中成药或汤剂;慢性失眠特别是原发性失眠应以中药汤剂为主,结合心理干预等方案联合治疗。李军教授认为中医研究的重点应针对原发性失眠和慢性失眠为主。西药镇静、催眠药起效快,但往往有耐受性、成瘾性等不良反应;而中药起效稍慢,毒副作用较小,无成瘾性。所以,李教授主张一过性失眠应用西药短时间调控即可,短期失眠根据病情选用两者结合,慢性失眠则以中医为主治疗。对于顽固性失眠李军教授总结出如下特色方案。

1.白天和夜晚使用不同的方药

养阴安寝,益阳昼精,黑白异方显特色。李军教授根据“昼不精,夜不瞑”的特点,提出失眠治疗应突破传统中药汤剂一剂到底的做法,应分黑夜方和白昼方。黑夜方以养心安神为法,白昼方以益肾活血为法。黑夜方主要组成有沙参、当归、枸杞子、生地黄、麦冬、白芍、炒酸枣仁、夜交藤、生龙骨、生牡蛎等;白昼方主要组成有熟地、丹参、石菖蒲、郁金、淫羊藿、仙茅、西洋参、桑寄生、怀牛膝等。患者服药后大多白天精神较好,能胜任工作;夜间能较好休息,形成良性循环。

2.上病下治,益足安脑

李军教授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及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有机整体,经络贯通上下,阴阳学说认为人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提出上病下治;益足可以安脑,提出中药浴足养阴安神。具体做法是将夜间方药渣利用,再次加水(多量)煎熬,药汤及药渣倒入脚盆中睡前泡脚。阴液滋养脚部,祛臭除汗,养足安脑。

3.耳穴安神

李军教授尤其重视耳穴的作用。耳穴按压方便,作用持久,痛苦较少,能调动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失眠患者常选神门、脑点、心、肝、肾、肾上腺等穴。用胶布贴王不留行子于穴位,反复按压,3~5天更换一次。配合中药内服往往疗效提高。

4.结合现代中药药理选药配伍

李军教授认为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应尽快用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临床选药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参考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选药组方,突破传统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的藩篱。现代药理研究有镇静安神的单味中药有酸枣仁、远志、茯苓、丹参、川芎、石菖蒲、五味子、甘草、当归、夜交藤、黄连、朱砂、党参、柴胡、麦冬、合欢皮、白芍、钩藤、知母、桂枝、生地黄、白术、天麻、龙齿、熟地黄、人参、何首乌、枳实、珍珠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