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025年08月10日
第三十四节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张某,女,59岁,以“恶寒、多汗3个月”为主诉,于2012年9月18日初诊。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头面部外伤后出现恶寒、汗出,自觉全身发冷。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给予“谷维素”及以温阳散寒之法治之,无效。来诊时气温30℃,身着毛衣、毛裤、棉鞋仍感寒冷,夜间需睡热炕以取暖,伴心烦、肢体麻木、面色暗。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差,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舌质紫暗,舌下密布细小瘀丝、瘀点,苔腻浊,脉沉涩。
西医诊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中医诊断:严重恶寒症。
中医辨证:阳虚血瘀。
治法:温阳活血。
方药:桂枝汤加味(白芍15 g,当归12 g,丹参15 g,半夏10 g,桂枝15 g,黄茋24 g,生姜4片,细辛3 g,五味子15 g,焦三仙各12 g),共6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半分服。
二诊:恶寒减轻,余症同前。加干姜6 g,共12剂。煎服方法同前。
三诊:恶寒进一步减轻,出汗减少,患者诉敢出门了。舌暗苔白,脉沉涩。上方加制附片6 g先煎,共12剂。煎服方法同前。
后守上方随症加减治疗3个月,患者已基本恢复如常人。
按:患者为一派寒凉表现,但综合其舌、脉、证判定,以血瘀为主,兼以阳虚。李军教授认为患者为阳虚体质,外伤后痰瘀互结于经脉,阳气不得外展,营卫失和所致。在治疗上以活血祛瘀温阳为主,兼以温养脾胃固其本,从而瘀血得祛,新血得生,气血得行,则营卫调和,其病自愈。主要在桂枝汤基础上加干姜、附子、丹参等药物方能起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