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不足,阴虚阳亢

一、肝肾不足,阴虚阳亢

冯某,女,48岁,以“双下肢无力伴阵发性潮热、心慌、胸闷2年”为主诉,于2014年1月20日初诊。

现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阵发性潮热、心慌、胸闷。患者未予重视,亦未进行治疗。其间上述症状时轻时重,患者曾自行服用“静心口服液”,症状无明显减轻。为求中医药治疗,故来诊。患者既往体健。现症:双下肢无力,阵发性潮热,心慌,胸闷,心烦,食纳可,夜梦多,二便调。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尚可,心、肺、腹未见异常。舌红,苔薄黄,齿痕征(+),脉沉细。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

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辨证:肝肾不足,阴虚阳亢。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清肝活血汤化裁〔柴胡10 g,郁金12 g,栀子12 g,赤、白芍各15 g,龟板30 g(先煎),淫羊藿12 g,仙茅12 g,知母12 g,姜黄12 g,延胡索12 g,金钱草30 g,柿蒂12 g,丹参15 g〕,共6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半分服。

二诊(2014年1月27日):患者服用上方后未诉有特殊不适,自觉双下肢无力较前改善不著,阵发性潮热、心慌、胸闷、心烦较前减轻,仍夜梦多。余无明显不适。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舌脉同前。予前方基础上淫羊藿增至15 g,仙茅增至15 g。处方6剂,煎服方法同前。

三诊(2014年2月4日):患者诉双下肢无力较前减轻,阵发性潮热、心烦明显改善,心慌、胸闷症状消失,睡眠较前有所好转。查体同前,舌红,苔薄白,齿痕征(-),脉沉细。予前方基础上加用远志10 g,处方6剂。煎服方法同前。

后患者来诊,其上述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继用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患者上症完全缓解。

按: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近代中医妇科书中称之为“绝经前后诸症”。《内经》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李军教授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肾为水火之宅,五脏之根。肝肾同源,肾水不足,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虚热内生,表现出一派阴虚火旺征象。治当以滋补肝肾为法,应用李军教授经验方加减。阴阳两虚,淫羊藿增至15 g,仙茅增至15 g;眠差,加远志、石菖蒲。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治疗1个月后,症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