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痰瘀交滞心络

二、痰瘀交滞心络

温某某,女,72岁,陕西咸阳人,以“间断性胸闷、气短10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于2012年10月30日初诊。

患者10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胸闷、气短不适,活动后加重,伴有乏力、双下肢水肿,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复视、黑矇,无意识障碍、二便失禁等症。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行输液(具体药物不详)等治疗好转。1个月前因天气变化上症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特来我科门诊。自发病以来,纳食、夜休尚可,二便正常。既往有“高血压”10余年,最高血压达“160/100 mmHg”,现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0 mg,每日1次”,未系统监测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6年,现口服“优甲乐,每次25 μg,每日1次”;“冠心病”病史2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年。查体:血压140/100 mmHg,神清,精神差,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包摩擦音,余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唇舌紫暗,苔薄白,舌下脉络迂紫、瘀丝(++),脉沉细弦滑。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

西医诊断:①冠心病;②高血压2级(极高危);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中医诊断:胸痹。

中医辨证:痰瘀交滞心络证。

治法:涤痰化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合涤痰汤加减〔决明子20 g,丹参15 g,赤芍15 g,鱼腥草30 g,姜半夏12 g,郁金12 g,姜黄12 g,葛根15 g,杏仁15 g,桃仁12 g,血竭5 g(冲服),元参15 g〕,共12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半分服。

二诊(2012年11月15日):患者自诉胸闷、气短稍有缓解,全身乏力明显减轻,双下肢仍现凹陷性水肿,纳食、夜休尚可,二便基本正常。查体:140/80 mmHg,余同前。予上方加全瓜蒌15 g,石菖蒲8 g,共12剂。煎服方法同前。

三诊(2013年1月3日):患者上症均明显减轻,自觉喉中有痰,咳之不出,纳食、夜休尚可,二便基本正常。查体:135/80 mmHg,余同前。予二陈汤去甘草加桃红四物汤加胆南星8 g,杏仁12 g,天麻15 g,葛根15 g,蝉蜕8 g,共12剂。煎服方法同前。

后患者多次来诊,辨证用药稍事加减化裁,治疗2个月余,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未再出现胸闷、气短等症,降压药物用量减半,患者血压控制较为理想。

按:冠心病当属于中医学“胸痹”的范畴,此例辨证当属痰瘀交阻心络。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日久的特点,多表现为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等夹杂证候,故痰瘀同治,方可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