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健脾化痰

二、益气活血,健脾化痰

本治法适用于气虚血瘀兼挟痰浊交阻脑络证。症见半身不遂,神疲乏力,口眼斜,口角流涎,言语不利,肢体重滞肿胀;或下肢痿废,或偏身麻木,舌淡紫,苔白腻,舌下散布瘀丝、瘀点,脉滑、重按无力。常用方为补阳还五汤合六君子汤化裁。临证常选用黄茋、党参、白术、桃仁、红花、川芎、丹参、姜半夏、云苓、地龙等品。本治法常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中风后遗症、脑外伤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典型病例

患者石某,男,67岁,西安理工大学教授。2003年7月8日因左脑梗死(CT确诊)在西京医院诊治22天欠效而转诊。诊见:血压112/82 mmHg,神志清,神疲乏力,语言謇涩,心肺(-),右侧肢体运动失灵(上肢肌力2级、下肢1级)。唇舌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舌下密布瘀点,苔白腻,脉缓滑。中医诊断:中风。辨证:气虚血瘀,痰瘀阻络。治法: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处方:①通脉舒络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②补阳还五汤加脑泰通颗粒口服,每日2次。经治1周后可扶杖跛行,生活自理;2周后可弃杖缓行,3周后已能自行上下6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