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交结证的证候表现

三、痰瘀交结证的证候表现

我们归纳脑病的生理功能为:脑位于颅内,为元神之官,生命之主宰,脑藏髓,主神志,司七情,智能出焉。脑调协五脏六腑,统辖四肢百骸。脑开窍于五官,灵机现于瞳子,应于语言。脑之经脉为任、督二脉而统帅诸阴、诸阳。痰瘀交结于脑,脑的正常生理功能失其常态,故证候表现也十分纷杂。

1.神明失主

痰瘀交结于脑,可损神伤志。由于病患部位不同,禀赋各异,病程久暂不等,外感、内伤等致病因素的差异,其神明失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神气不足与神志异常。

神气不足者可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目光晦滞,视昏耳聋,善忘嗜睡,甚至痴呆迷蒙,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神志异常,因痰瘀阻滞,脑阳郁遏不宣化火亢盛者,可见烦躁不安,谵妄神昏,或发为狂病,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詈不避亲疏,少卧不饥,妄行不休。若瘀血阻络,痰浊蒙蔽清窍,脑神困扰则可见神情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语无伦次等症。若痰瘀滞脑,再遇七情过激过极引致气机逆乱,则可猝发痫病,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移时苏醒。或气血并走于上,发为中风。

2.神机失用

痰瘀交结于脑,经脉壅滞不通,神机难以展运,则清阳之气不能出上窍而实四肢,致四肢脉络失养,肢体失用,感觉失敏。临证可见肢体麻木,重滞无力,肿胀酸困,筋惕肉,手足震颤,或偏瘫失用等症。

3.九窍失司

脑司诸窍,气、血、津、液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痰瘀互结于脑,则清阳不升,“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临证可见头痛如劈,头晕目眩,口眼斜,口角流涎,耳聋失聪,昏视失明,舌謇失语,鼻渊失嗅,二便失司而自遗。小儿可见头颅膨大畸形,囟张不合,头面青筋暴露等症。

4.七情失常

七情过极过激可致气机逆乱而致痰瘀,痰瘀一旦形成又反致气机更加逆乱,脑神主司调节七情的功能失其常度,临床表现可见病程日久,喜笑不止,或悲忧难耐,或暴怒难抑,或惊恐不安诸症。

5.舌象、脉象

痰瘀交结为病舌相诊察最为重要。舌苔常见白腻、黄腻或灰(黑)腻苔,或见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紫暗,或淡紫,舌下脉络粗曲,散布瘀斑、瘀点、瘀丝。脉象可见弦滑、弦硬或沉细而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