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性心肌疾病中最主要的一种,目前认为其病因病机可能是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导致心肌细胞溶解、间质水肿、单核细胞浸润等。对于此病,西医尚无特异性的有效治疗药物,一般采用对症处理。中医学根据其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胸痹”“心悸”范畴,认为其病因多属正气内虚,外邪入侵,以致心气阴两虚,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脉细弱或结代,属气阴两虚、气血郁滞之证。因此,临证中宜采用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之法。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根据这一法则创立了四参安心汤,其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确实在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纠正异常心电图、降低心肌酶等方面疗效确切,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的特色。李军教授传承了这一学术思想,经多年临床实践,在四参安心汤中加入沙参,变为五参安心汤,该方为西洋参10 g,丹参15 g,玄参10 g,苦参10 g,沙参15 g,炙甘草10 g,炒酸枣仁10 g,麦冬15 g,生山楂10 g,桂枝6 g。功用:补益心气,活血养阴。主治:病毒性心肌炎所致心动悸不安,胸闷心慌,疲乏无力,头昏自汗,或有轻度浮肿,舌质红少苔,脉虚大而数,或有结代。
病毒性心肌炎的后期,毒热已减,余热未净,而气阴两虚,血脉不畅症状突出。古方生脉散虽有很好补益气阴作用,然少散余热、化瘀血等作用。四参安心汤兼顾益气与活血,改善心肌营养状态,并能改善微循环,与炙甘草汤相比本方益气力量更强,活血力更强,而且加入苦参能有效扭转心律失常;沙参清热养阴、润肺止咳,能增强养阴之力。但心肌炎早期热毒炽盛者,应重用清热解毒之品。风湿性心肌炎者,应重在清热祛除风湿,不可用此方。
典型病例
李某,女,22岁,学生,2012年9月17日就诊。主诉:心慌、胸闷气短、乏力1年余。现病史:患者心慌、胸闷气短、乏力1年余,症状逐渐加重。曾住院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中西医诊治仍心慌、乏力,不能正常上学。诊见:心前区闷痛,吸气尤甚,神疲乏力,头昏,舌质淡,苔薄白,脉结代。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心血瘀阻。五参安心汤:西洋参10 g(另煎),丹参15 g,玄参10 g,苦参10 g,沙参12 g,炙甘草10 g,炒酸枣仁30 g,麦冬15 g,生山楂15 g,桂枝6 g。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