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当为脏的物质基础

一、脑当为脏的物质基础

传统中医脏象理论是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阴阳、五行等学说来阐释脏腑功能的。因此理当为脏的脑也不例外,也应该有脑的精、气、血、津、液和脑阴、脑阳。

1.气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主要由肾中精气、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所构成。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的宣发上升至脑,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精气,常与血共行于脉中形成营气,以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为通路在肺所吸入的清气参与下,做如环无端的循环灌注,发挥濡养脏腑和脑髓的作用。肾中之精气即真元之气,在后天水谷之气的不断培育下,靠命门之火的温熏蒸腾,以督脉为升降之道路,实现精与髓的互化,濡养和产生脑髓,彰显脑气的功能,并以三焦为通路而输布至全身脏腑形成脏腑之精;同时,脑髓通过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及脑气筋(脑神经)散布脑气到达五脏六腑。统摄和协调五脏六腑气血升降出入,共同完成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中气的不断更新。

2.血

《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是营养和滋润脏腑组织的重要物质,也同样是脑髓重要的营养物质,正常的血液输布是脑髓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也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脑脏血液的供应,首先是心血经过脉道直接输送至大脑,其次是肾所藏之精化髓,髓居骨中再化生血液注于脉中而运送至大脑。其中血液能否充盈,取决于饮食营养的好坏、脾胃功能的强弱以及肾精固藏能力的大小。《灵枢·平人绝谷》云,“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3.精

脑髓的形成是先天肾中精气转化成髓,并通过后天饮食水谷之精和脏腑之精的不断培育充养逐渐发育充实的。脑髓会聚着全身之精气,脑中所藏之精主要是脏腑之精。“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两精相搏,合而成形,即有脑髓的雏形,并以母体脏腑精气的不断充养而逐渐充盈,随后在后天饮食水谷之精和脏腑之精的不断培育充养下逐渐发育充实。因而,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脑为髓海,乃聚髓处,非生髓之处。”

4.液

液与精血同源,共同发挥濡养脑髓的作用,其生成来源是胃之运化、脾之散精、肺之宣发、肝之疏泄、肾之气化以及经络载行的综合作用。《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灵枢·决气》云:“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

总之,脑阴和脑阳皆为脑的物质基础。脑既有阴又有阳,脑脏的阴阳调节着全身脏腑的阴阳,昼为阳,夜为阴,寤为阳,寐为阴。脑阴与脑阳平衡协调、脑髓充盈,方可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