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

第三十节 糖尿病肾病

张某,男,以“双下肢水肿2年余,伴腰背疼痛半年余”之主诉,于2013年4月21日初诊。

现病史:2年前患者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双下肢乏力、纳差,在当地诊所进行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服药后症状有所减轻。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于晨起时、休息后减轻,下午及活动后加重。既往史:半年前出现腰背疼痛,症状逐渐加重,为求中医治疗来门诊。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8年,服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理想。现症:双下肢水肿,伴腰背疼痛、乏力、纳差,夜休尚可,二便调。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可,杂音不著;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双上肢未见异常;唇舌紫暗,舌下脉络迂曲(++),脉沉滑。空腹血糖:9.34 mmol/L,尿蛋白(++)。

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

中医诊断:水肿。

中医辨证:肾虚血瘀。

治法:补肾、活血、利水。

方药:豨莶草30 g,丹参15 g,川牛膝15 g,琥珀6 g(冲服),淫羊藿15 g,川芎12 g,水蛭6 g,泽兰12 g,三七粉3 g(冲服),蝉蜕8 g,白芷8 g,茯苓15 g,鬼箭羽30 g,共6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半分服。

二诊:患者服用上方后无明显不适,自觉双下肢水肿较前减轻,仍腰背疼痛,乏力及饮食状况改善不著。查体除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外,余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唇舌紫暗,舌下脉络迂曲(++),脉沉滑。予前方基础上川牛膝增至18 g,加用仙茅15 g,处方6剂,煎服方法同前。嘱患者避风寒、注意休息、勿过劳。

三诊:患者诉双下肢水肿较前明显减轻,腰背疼痛较前减轻,仍觉乏力,食纳欠佳,余无明显不适。查体:神清,精神差,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唇舌暗,舌下脉络迂曲(+),脉沉滑。予上方基础上加焦三仙各15 g,以助脾胃运化,处方6剂。煎服方法同前。

后患者多次来诊,继用原方加减化裁治之,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双下肢水肿得到明显改善。复查空腹血糖:7.1 mmol/L。

按:《金匮要略》曰“血不利则为水”,糖尿病肾病阶段,亦会出现微循环障碍的病变。故李老师以补肾、活血、利水立法,丹参、川牛膝、琥珀、淫羊藿、山萸肉、水蛭、泽兰、三七粉为主,纳差,加焦三仙;肾虚,重用川牛膝、仙茅。长期运用上方加减,患者诸症减轻,血糖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