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2025年09月26日
一、概述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又称《黄帝明堂》《黄帝明堂经》《黄帝内经明堂》《内经明堂》《明堂流注》等,简称《明堂经》或《明堂》。全书3卷,约成书于西汉末至东汉中叶殇帝延平元年(106年)之间,是对汉代以前腧穴文献的一次全面总结,堪称我国第一部腧穴学专著,对后世腧穴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明堂,原指古代天子举行大典的地方。《黄帝内经》中载有黄帝等人于明堂讨论医道的文字,其后“明堂”常作为针灸、经络、腧穴的代名词,用于书名或图名。
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成书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地位不再,渐至失传,但其主要内容可见于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和杨上善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残卷中。此外,《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以及日本医籍《医心方》等书中亦保留有此书的部分内容。在这些著作中,以《针灸甲乙经》对《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载录最为全面,书中卷三全部,卷五的一部分,卷七至卷十二的孔穴主治部分,均出自《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由于“明堂”常作为书名指代针灸之书,故古籍中的“明堂”常为其他针灸著作的代称,如陈延之《小品方》所引的《明堂》《太平圣惠方》及《针灸资生经》所引的《明堂经》均非本书。唐代杨玄操将《黄帝明堂经》称作“黄帝正经”,而孙思邈则称之为“明堂正经”或“明堂本经”,正是以示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