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则中关于寒热虚实的一般概念

一、针灸治则中关于寒热虚实的一般概念

针灸治则是运用针灸治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它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病位、病性而确定的治疗大法。针灸治则有多种表述,如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等,但其基本原则不外乎《灵枢》所述的“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一内容。

现代针灸著作的针灸治则引用了上述《灵枢》的针灸治则,通常解释如下:

1.“补虚泻实”

就是扶助正气,驱除邪气。该原则包括三种情况。①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证采用针刺补法配合适当穴位;陷下指气虚下陷,可采用灸法。②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实证采用针刺泻法配合适当穴位;宛陈指络脉瘀阻所致病证,可用泻血法。③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对于病证本身无虚实者,采用本经循经取穴及平补平泻手法。

2.“清热温寒”

就是针对热性病和寒性病分别采用清热和温寒的治疗原则,包括两种情况:①热则疾之:热性病证需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②寒则留之:寒性病证需深刺而久留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