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前明堂图
1.《黄帝虾蟆经》
图11-2 《黄帝虾蟆经》六甲日神游舍图
《黄帝虾蟆经·六甲日神遊舍图第三》:凡灸鍼之謹避六十日節。靈符所舍,犯之致死。
《黄帝虾蟆经》约成书于汉代,主要内容为针灸禁忌,书中的图形也主要与禁针禁灸部位或穴位有关(图11-2)。
2.《产经》(引自《医心方》)
《医心方·卷廿二·妊妇脉图月禁法第一》:《産經》云:人生何以成?……一月足厥陰脈養,不可鍼灸其經也……右肝脈穴,自大敦上至陰廉,各十二穴,又募二穴,名期門;又輸二穴,在脊第九椎節下兩旁,各一寸半。上件諸孔,並不可鍼灸,犯之致危……
晋隋之间著作《产经》已佚,但此书不少内容被成书于宋代的《医心方》所转引,其中就有明堂图。此书绘制了妊娠一月至十月期间全身十条经脉和相关经穴的名称、部位(图11-3)。
3.《千金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明堂三人图第一》:明堂圖年代久遠,傳寫錯誤,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權等新撰爲定云耳。若依明堂正經,人是七尺六寸四分之身,今半之爲圖,人身長三尺八寸二分,其孔穴相去亦皆半之。以五分爲寸……其十二經脈,五色作之,奇經八脈,以緑色爲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圖之于後,亦睹之便令了耳……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取孔穴法第一》:安康公李襲興稱……甄權以新撰《明堂》示余……爾後縉紳之士,多寫權圖,略遍華裔。正觀中入爲少府,奉敕修《明堂》,與承務郎司馬德逸、太醫令謝季卿、太常丞甄立言等,校定經圖。
《备急千金要方》的“明堂三人图”记载了孙思邈所绘制的明堂图式,这是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彩色明堂图。原图已佚,但《备急千金要方》的注文说明了孙氏明堂图的尺寸比例、颜色、所绘经脉及腧穴数,并说明此图是以甄权新修订图为据。
《千金翼方》记载了甄权奉敕修订明堂图的文献,孙思邈所绘明堂图,即以此为定。
4.《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明堂序》:其十二經脈,皆以五色作之;奇經八脈,並以緑色標記。諸家並以三人爲圖,今因十二經而畫圖人十二身也……其穴墨點者,禁之不宜灸;朱點者灸病爲良。其注于明堂圖,人並可覽之。
王焘在《外台秘要》卷三十九《明堂序》中记载了他绘制的十二人经络腧穴图。此十二人图为一经一图,故卷中有“肺人”“大肠人”等名称。原图已佚。
5.敦煌古针灸图
P.2675《新集备急灸经》:患頭眩暗風,兼生頭痛,白屑,頭心上灸百會穴二七壯。
S.6168,S.6262《灸经图》:灸男子五勞七傷、失精、尿血。當灸髮際,灸關元……各灸一千壯。
图11-3 《产经》足厥阴肝脉图
图11-4 《新集备急灸经》明堂图
图11-5 《灸法图》正人形图
1900年,敦煌出土了约20卷与针灸相关的古代医学著作,其中有古代明堂图。P.2675《新集备急灸经》收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据残卷文字可知该书原系唐咸通二年(861)由“京中李家”刻印。该书的明堂图记有穴名、定位、主治证和治法(图11-4)。S.6168,S.6262的《灸经图》原卷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各卷均无首尾,故不详原书名称、作者或成书年代,但各卷均有正面或背面人体灸穴图形(图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