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术贡献
1.腧穴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原为3卷,杨上善对此书分卷、类编并注释,以十二经脉各为1卷、奇经八脉合为1卷,共成13卷。
根据现存卷一肺经体例推测:各卷卷首概述经脉所属脏腑的解剖、生理、病理及经脉循行,内容采自《内》《难》诸书,其下均无注文;其后为各经所属穴位,名称、位置、刺灸法及主治等,内容源自《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下加注解。书中腧穴以经脉气血流注顺序排列,进一步结合了腧穴理论和经脉理论。
穴名释义由来已久,但杨上善在注文中,对所有穴名进行全面系统地训释,为此前未见。
2.针灸文献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已佚,其主要内容可见于《甲乙经》等著作。《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为考察《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结构、体例和传本源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对于《甲乙经》传本的校勘,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