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概述

《神应经》是明代刘瑾改编其师陈会《广爱书》而成的针灸学著作,成书于1425年。陈会,字善同,号宏纲,江西丰城横江里人,他传徒24人,其中刘瑾最为出色。这一系是席弘学派的传人。席弘,字弘远,别号梓桑君,“先世世为明堂之官”。1127年两宋交替之际,赵构南渡长江,席弘“随龙南渡,遂家临川之席坊”,其后“世以针灸相传”。席氏第十世席信卿于传子之外,又传于陈会。

《神应经》为刘瑾奉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之命而作,朱权为此书作序,称陈会“徒二十四人,独刘瑾得其指下之秘,故能继宏纲之术而无坠也”,他“命医士刘瑾重校其师宏纲先生所传《广爱书》十卷,予止取其穴之切于用者为一卷,更其名曰《神应经》。内五百四十八证,计二百一十一穴。又择刘瑾之经验者六十证,计一百四十五穴,纂为一册,目曰《神应秘要》”。席弘学派由宋至明,历300余年,传承11代,至陈会广收门徒,又经朱权的大力推崇,在明代有巨大影响。这一派的正式著述从陈会始,除朱权序中所提著作外,刘瑾还提及陈会曾选编《广爱书》为《广爱书括》,但此四书只有《神应经》保存下来。在元代和明代的其他著作中,也能见到反映席弘学派思想的著述,如针灸歌赋中有朱权《乾坤生意》中的《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徐凤《针灸大全》中的《席弘赋》《金针赋》、高武《针灸聚英》中的《补泻雪心歌》《天元太乙歌》等,均与席弘学派有关。又如李梴《医学入门》记载了与《席弘赋》类似的内容,又扩充了补泻法,称“乃庐陵欧阳之后所授,与今时师不同”。所称“庐陵欧阳”,名字不详,从其学术观点看,可能也属于席弘一派的传人。

洪熙元年(1425年),朱权为初刊《神应经》写序,但现初刊本已不存,唯余一明刊残本。但本书初刊本早期传至日本,明成化九年(1473年),日本僧人良心传至朝鲜,次年,朝鲜据以刊。今所传者,为日本正保二年(1645年)据朝鲜重刊本再版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