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术贡献
1.腧穴
《针灸逢源》卷四收集了历代针灸医籍中所载的十四经经穴,并进行考证,如此书将原《针灸大成》中足阳明胃经不容至滑肉门左右十二穴“去中三寸”的错误定位更正为去中二寸。在此基础上,确定了361个经穴。这一归经规范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我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GB12346—90)及《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即本于此。
2.针灸治疗
李学川强调治病应针药并举,他认为:“知汤液而不知针灸,是知人有脏腑而不知有经络毛腠也;知针灸而不知汤液,是知人有经络毛腠而不知有脏腑也。”此书多处体现了这种思想,如卷五“中风”中“中经”一症,除须“各随其经络针灸之”外,还强调要“用药补血养筋”方能奏效。卷六中所载的一些病证也附药方以助针灸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