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概述

《太平圣惠方》是北宋初年的官修医药文献。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尚药奉御王怀隐奉诏与副使王祐、郑奇,医官陈昭遇等4人,以宋太宗所收千余首医方及翰林医官家传应效药方为基础,校勘编类,每部多以《诸病源候论》中相关论述冠其首,而方药次之,于淳化三年(992年)成书100卷。此书凡1 670门,录方16 834首;宋太宗御制序文,题名《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自992年刊行后,于绍兴十七年(1147年)重刊,嗣后明清二代,未闻有重刻者。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现存4种抄本进行互校增补,重以全书形式排印出版,成为目前流行的版本。

本书第99卷为《针经》,论针灸及穴法;第100卷为《明堂》,以论灸法为主。这两卷书在后世也被称作《明堂上下经》。《宋以前医籍考》认为《针经》“系唐人所编”。书中收辑了不少隋唐时期针灸文献,如久已散佚的《针经钞》《山眺针灸经》等。《中国医籍考》认为《明堂》系“唐以前书”,从该卷序言分析,当为节录古《明堂》而成。此卷后来被元代窦桂芳收辑在《针灸四书》中,称为《黄帝明堂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