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选读[1]
针灸在治疗上之价值
二十世紀中國之醫療家,大别分爲中西二派。中醫側重湯液治療,歷千載如一日,無其他之改進。西醫則由藥物内服療法,進而行注射治療,近今又趨重于紫光電、太陽燈等之電氣與物理療法。彼醫療鋭進,尚感治療之窮,未能應付萬病。而功效萬能之中國鍼灸學術,中醫界明知其有偉大功能而不與提倡。中國之西醫界,追逐歐美醫之後,步趨未遑,固無暇顧及祖國之精粹,大好學術,湮没不彰,良深可惜,今摘述鍼灸在治療上之功能,以見其價值之一斑。
傷寒:西醫名爲腸窒扶斯。至今尚未發明特效療法。中醫則自詡善治傷寒,每引以自傲者。仲景《傷寒論》一書,爲治外感六淫之專書,醫者奉爲金科玉律之聖經,爲湯劑之圭臬,然書中有當刺期門,與先刺風池、風府等之明文,足見鍼刺能助湯藥之不及,仲景亦曾言之矣。昔許叔微治婦人傷寒熱入血室,如結胸狀,譫語者,處以小柴胡湯,不應,而歎曰:“若有能鍼刺者,病當愈。”觀此鍼灸之于傷寒,其重要爲何如?治傷寒不外汗、吐、下、和四法,鍼灸無不能之,其功效之迅捷。遠非藥石所能及,往往一鍼甫下,沉疴立起,呈不可思議之奇蹟,有令人驚歎不止焉。
中風:西醫謂爲腦充血,中醫則爲厥陽暴逆,或肝陽上升,俱認爲險惡之症。西醫除安静其神經外,無治療方法,中醫雖有鎮逆、熄風、填竅諸治法,效果蓋亦遲緩,若施以鍼灸,往往得獲神效。百會一穴,實爲治中風之捷徑,一鍼甫下,其疾若失者有之。
肺癆:中醫名曰傳尸,西醫名曰肺結核,亦爲醫界束手之壞症。苟初起有善灸者,于膏肓、肺俞、鬼眼、三里等穴頻施之,較之湯藥、注射、人工氣胸術之效多多焉。
痹痛:一切五痹疼痛,施以湯藥,功效遲緩;西醫注射電療,功力稍佳,總不如鍼刺之有捷效,故民間患是症者,仍多就鍼醫受治之。
外瘍:外瘍之險惡莫如疔,靈台、合谷等穴能平之。外瘍之難愈者莫如痔漏,局部灸法能愈之。遠非藥物與其他手術能及其萬一也。
霍亂:霍亂急症也,亦危症也,善鍼者竟能十全,固無須乎鹽水之注射與樟腦鍼之強心,故鍼灸之于霍亂,中國民眾殆無不知之。
其他如迎香出血之治目疾,少商之治喉症,合谷之治齒痛,大椎之治瘧疾,三里療脚氣,中脘療胃病,期門治胸脅痛,陰交、至陰治難産,皆應手奏效,捷于桴鼓者。若秦越人刺維會起虢太子之尸厥,徐文伯刺合谷、陰交下婦人之胞胎,狄仁傑刺腦空而墜鼻瘤,甄權刺臂臑而祛臂痛,史册所載,醫家傳為美談,至若散見于歷代各大名醫之治案者,更不勝舉矣。
鍼灸之治效,已略如上述,則其在醫療上之價值遠勝于湯藥無疑,亦更非紫光電、太陽燈之迂緩治療所能企及,毋怪東西各國有設專科而研究之也。
【按语】
此篇为《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总论”的第二节,承淡安对中西医学和针灸学的观点、对针灸法的运用和临床经验,于此可见一斑。
●思考题
1.《中国针灸治疗学》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2.承淡安对针灸学理论有何发展?
【注释】
[1]本篇原文选自:承淡安.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M].上海: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