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生物时代

低地生物时代

古生代的温暖湿润气候持续了几百万年。在这个漫长的年代里,原始植物大量繁殖、死亡并堆积,其结果就是形成了现在广布世界的煤矿。可是,随后到来的寒冷时期把这种状况画上了个句号。虽然这个寒冷时期还没有漫长到毁灭所有植物的地步,但是低级植物茂盛时期告终了。地球上的生命进入了一个全面的荒凉期,这种荒凉一直持续到了古生代末期。然后,生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阶段——中生代。

古生代的低级植物大多以水系为根据地,慢慢向外扩展;可是中生代的植物则没有了这种限制。进一步成熟的离水生活能力让它们可以相对自由地拓展自己的地盘。比如,中生代早期的苏铁和低地的松柏就已经是很正宗的陆生植物了。它们完全可以脱离水系,到陆地上扎根生存。不过,较遗憾的是,中生代的植物依然大多生活在低地地区。

站在中生代的山丘上向下望,你会发现在低海拔的陆地上长满了庞大的羊齿丛和灌木林。不过,除此以外,花草依然绝迹。中生代是一个潮湿的时代,一个青绿的时代,一个没有五彩缤纷的花朵的时代,一个没有落叶的时代。目光离开低地向高海拔地区看,那里仍然是生命的荒漠。高山上根本见不到植物的绿色,有的只有岩石的色彩。那么前面说到的松柏呢?的确,中生代已经有松柏了,不过它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些生长在高山上的松柏,而只是在低地上生长的绿树。

中生代的低地地区有很多爬行动物在繁衍生息。与古生代相比,它们同样变得更加适合在陆地上生存。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有什么不同呢?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两栖动物需要回到水中产卵、繁殖,它们的幼虫也会在水中度过童年生活;可是爬行动物却没有这个必要,它们已经抛弃了整个蝌蚪阶段,或者说,它的蝌蚪阶段是幼体在卵壳中度过的。爬行动物已经完全可以离水生活了。

在古生代,动物的活动范围没有超出河谷、潟湖及其边缘的地区,但是在中生代,爬行动物们已经开始大胆地走上了平原,甚至到达一些低海拔的小山丘。现在我们可以考证出的最早的爬行动物是一些肚子很大、四肢孱弱的物种。它们看上去和两栖类很像,习惯于像现今的鳄鱼那样在泥沼中打滚。进化到中生代以后,这些爬行动物就开始尝试用四肢行走,甚至有些勇敢的个体还要直立起来,仅用后面两条腿走路——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袋鼠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