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000年前的社会阶层

3 000年前的社会阶层

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总结:将2 500~3 000年前生活在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人群按照社会阶层及身份地位进行分类。这些阶层都是经过五六千年的时间,在上述两个大河流域慢慢形成的。直到今天,世界上存在的阶层也大多是这些古代阶层的延续或者进一步的发展。只有分析研究了这些古代社会阶层,才能透彻地理解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一)宗教阶层。宗教阶层在人类文明早期扮演着中枢的角色,甚至原始文明都是以它为核心发展起来的。虽然随着文明的发展,到后期它依然是一个强大的势力,是知识和文明传承的宝库,是人类社会凝聚力的中心,但它已经不像最初时那样重要了。因为宗教的本质决定了这一阶层会趋于保守。知识不再是寺庙所专有的东西,很多向往自由思考的人开始成为知识的拥有者。宗教阶层包括僧侣、书记医生、居家修士、司库、管理人员等,这些人手中掌握着庞大的财产。

(二)国王及贵族阶层。这是一个产生于宗教阶层,又与宗教阶层展开长期对抗的阶层,其代表人物就是国王和他领导下的宫廷体系。在亚述和古巴比伦,国王是军事和世俗事务的控制者;在埃及,他则是一个不受宗教约束的神灵代理人。国王围绕自己建立了整个统治体系。在他的身边有书记、谋士、官吏、将领和军队。但不管是中央官吏还是地方官吏,又或者由此设立的下属机构,都无时无刻不在谋求着更大的权力和独立。贵族就产生于国王周围的宫廷体系。不过,古代大河文明的贵族和古雅利安人的贵族还不是一类阶层,古雅利安人的贵族多是长老和头领们推举出来的共和式的贵族。

(三)农民阶层。这是社会中人数最多,处于社会最底层,也是最不可或缺的阶层。这一阶层根据身份和经济状况的不同包括很多种类:纳税的自由农民、属于庙宇的农奴、隶属国王贵族或者其他私有者的农奴或佃农……大多数时候,农民阶层要向主人或者统治阶层缴纳赋税和地租。他们精于耕种,生活在安全的村落里,以耕种小块土地为生。

农业是一个对天时要求非常严格的生产活动。为了抢种抢收,农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投入劳动。这使得这一阶层所接受的教育普遍较差。他们勤劳简朴,但在思想和知识上却非常贫乏。他们信息闭塞,非常容易上当受骗。产出收获是农民们最基本也是最大的追求,因为只有获得充足的粮食收获,他们才可以免于借债,才有抵抗天灾的能力。

(四)手工艺者阶层。手工艺者阶层与农民阶层完全不同。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大多是城镇中的奴隶,此外还有一部分是掌握一定手工技术的农民。这些手工艺者所掌握的技术,是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而且这些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之中。这些手艺会出现系统性和同行业之间的认同感。这就促使手工艺者阶层要比农民更喜欢聚集讨论,使他们更倾向于抱团。行会是这个阶层特有的组织,它可以调节本行业内部的竞争和生产,并且可以保持工价并保护行业内工匠的共同利益。

(五)牧民阶层。当古巴比伦的势力扩张到草原以后,牧民阶层就出现了。牧民们通常在广袤的地域内游牧放羊,其做法就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牧羊场工人那样。在收益上,他们要远远高过农民。

(六)商人阶层。航海者和游牧民族是最早充当商人角色的,因为他们可以很便捷地携带货物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进行贸易。巴比伦和亚述的商人大多是闪米特族的阿拉米人,据考证这是叙利亚人的祖先。

商人很快在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积累了大量财富,形成了有庞大势力的家族。除了商品贩运,金融活动也是他们最先开始涉及的——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高利贷出现了。商人需要贷款,农民需要借款,这些都促使高利贷产生。在赛斯的著作里,他曾经提到过巴比伦的埃吉贝钱庄。这座钱庄存在了很多年,其历史甚至延续到了迦勒底帝国灭亡以后。

(七)小贩阶层。小商贩是当时社会底层的存在。这一阶层地位并不重要。

(八)其他有产阶层。

(九)家仆阶层。奴隶、被释放了的奴隶和归附于达官贵人的农民组成了这一阶层,他们生活在宫廷、寺庙和贵族及有产阶级的私宅里,为主人充当仆役。

(十)奴役阶层。这一阶层的人主要是战俘、因欠债沦为奴隶的人、被强征或者被放逐的人。

(十一)雇佣兵。雇佣兵军队大多由战俘和被强征服兵役的人组成。此外,当时军队中也有一部分来自尚武民族的自由人。

(十二)海员。

我们在描述近现代史时,经常会提及“劳工”这个阶层——他们团结而且有极强的认同感。古时候的“劳工”,主要是指上面的第三、四、五、九、十这五个阶层,以及第十二阶层的一部分。这几个阶层之间没有太多的交集。我们常说的劳工的团结,是19世纪世界进入机械时代以后,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