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雅利安人的生活(上)
当今世界的欧洲人、美国人、亚美尼亚人、波斯人和印度上层种姓人很可能都属于雅利安人后裔。那么早期的雅利安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除了考古和出土文物以外,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从语言学方面找出答案。各分支雅利安语虽然各有特点,但其实它们都是在一些共同的词根上发生的变化。如果某个词根在各种雅利安语分支中都有相近的意思,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这个词根所代表的意思应该是早期雅利安人就知道的。当然,如果某个词在各种语言中都完全相同,那么它也可能是后来新出现的事物或者观点的名词。比如“气体”“烟草”这些后来出现的词,在各个分支语言中几乎都完全一样。要想确定一个词是不是古词,我们有一个评定标准:它是不是在几种语言中都出现过,而且其变化是否遵循了那些语言特有的变化规律。比如,现在雅利安各分支语言中都有相似的“车”和“车轮”这两个词,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最原始的雅利安人已经拥有车子了。不过从各语言没有类似的“轮辐”“轮轴”等共同词根可以看出,那些原始车的车轮不是现在的带有辐条的东西,而只是横截树干,再用车轴连起来罢了。
早期的雅利安人习惯于役使牛,而不喜欢马,这与新石器时代的蒙古利亚人完全不同。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吃牛肉,后来才学会用牛做畜力,或者用牛来计算财产。就像后世南非的布尔人一样,早期雅利安人用牛拉着粗糙的大车,逐水草而居。不过,虽然他们在广袤的空间里来回迁徙,但这与严格意义上的“游牧”还不同,因为他们的行动太过笨拙缓慢。从本质上讲,这些雅利安人不过是从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逐步演变为一种移居不定的生活而已。促成这种变化的,也许是气候变化和森林火灾。
历史学家根据瑞士湖畔的湖上居所遗迹对早期雅利安人的生活细节进行了推测。早期雅利安人居住在用篱笆和泥土建造的房屋里。这些屋子不是永久性住宅,四处迁徙的主人很容易就将它们抛弃了。早期雅利安人的祖先实行土葬,所以虽然他们将葬礼方式改为火葬,但仍然会为死者制造一个房屋形的骨灰盒。
与农业相比,早期雅利安人更依赖畜牧业。他们的早期农具非常简陋,后来又发现可以用牛做畜力耕作,犁就用弯曲的树枝充任。他们刚开始的耕作对象不是整块的田地,而只是房屋附近的小空地。早期雅利安人的土地都是公有的,他们也在这块土地上放牧牛群。
当开始有历史记载的时候,早期雅利安人开始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石头了——这其中也包含他们的房子。用石头筑房、砌灶、铺地基、建墓穴……这些能力应该是他们从其邻居伊比利亚人那里学来的。现在矗立在英国的巨石阵和庙宇,应该是由伊比利亚人建造,而不是由早期雅利安人建造的。
早期雅利安人往往以氏族部落为单位聚居。他们在选举出来的首领领导下,组成部落内部的互助联盟。他们以部落营地为集中点,营地四周建有土墙和篱笆。当遇到危险时,他们会带着牲畜躲避到营地内部——这些营地的遗址直到现在还能在欧洲各个地方看到。每当这时,整个部落就会在祭司的领导下进行战斗。
青铜器传入欧洲的时间偏晚。在此之前,雅利安北欧人缓慢地发展了七八千年。掌握青铜器以后,他们的文明马上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上各种手工职业纷纷涌现,比如皮匠、木匠、陶工和雕工等。妇女也开始掌握纺织和刺绣的本领。
随着部落首领成为贵族阶层,早期雅利安人进入了阶级社会。他们原本的游牧生活慢慢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比如,他们开始进行祭祀活动,战争胜利后会大肆庆贺,有人去世会举行葬礼,各类节日纷纷出现。饮食方面,早期雅利安人格外喜欢饮酒,蜂蜜和大麦是最早的酿酒原料。后来,随着他们向南扩张,葡萄酒也出现了。每次举行宴会,人们都会狂欢大醉,此外还有一些扮小丑的演员娱乐大众。至于这些人什么时候开始用发酵方法制作面包,我们还不得而知。
宴会上,除了扮演“小丑”的演员,还有一种人值得我们——甚至是历史学家多加注意,那就是弹唱诗人或史诗吟诵者。这类人在各个雅利安民族分支中都存在,其意义非同凡响:口语的发展造就了他们,同时他们也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口语的发展,完善了语言的韵律和语法;他们记录、歌唱、传颂了历史和事迹;促使听觉艺术极大进步——这一点和岩画作者促进视觉和手工技艺发展如出一辙。虽然吟诵时肢体语言的表达也是他们关注的目标,但与之相比,语言的条理、亲切和强劲有力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
弹唱诗人的存在标志着人类在智力和文明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因为他们让人们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比如记载历史。这个历史既包括了仇恨和战斗,也包括了友谊和爱。人们在历史中缅怀英雄,在缅怀中升华着自己的精神。
这种弹唱风俗和其他风俗一样,其发展呈先慢后快的态势。在欧洲开始使用青铜器以前,几乎所有雅利安民族都有这种弹唱诗人。他们堪称“活的历史”,是当时人类生活中最有力的传统维护者。在他们的努力下,每个雅利安种族都流传下了属于自己的长篇史诗,比如条顿人的英雄诗篇、希腊史诗、梵文叙事诗等。可以说,早期雅利安民族是个讲究声乐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必然要与歌曲相配合,而歌曲中亦包含着历史的记载。
那时候还没有文字。即便后来有了,人们也多认为它有些粗笨,难以记载生动而华丽的内容,而只是用它来记账。所以,文字传入欧洲以后,弹唱诗人们依然非常受人追捧,其地位一直被保留到中世纪。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个遗憾:弹唱诗人们传播的内容因为没有被文字详细记载下来而残缺不全。现在我们见到的史前时期的口头文学,都是经过后人大量改编过的。那个时候遗留下来的作品中,最有趣的当属希腊史诗《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里面的故事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就已经广为传颂了,不过一直到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00年,它才得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后世学者都认为盲人荷马创作了《伊利亚特》,但实际上这份功劳不能被他一个人领走。《奥德赛》也被认为是荷马创作的,可它的中心思想却与《伊利亚特》背道而驰。弹唱诗人是盲人的不只是荷马,当时许多雅利安族弹唱诗人可能都是盲人。后世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诗人都是被人为致盲的,因为这样可以阻止他们离开本部落。罗德西亚的一些土著部落里,乐师都被酋长弄坏了眼睛,其原因就是这个。斯拉夫人把弹唱诗人称为“斯利派克”,其原意就是“盲人”。
在创作时间上,《伊利亚特》的完整脚本比《奥德赛》的要古老得多。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这两本稿子都经过后人无数次修订。不过幸运的是,这两本著作中所描述的生活细节和人文风貌,还都是史前时期的内容。这让后世历史学家除了考古学和语言学以外,还有了第三个了解那个时代历史的途径。
下文是《伊利亚特》最后的一节,描写的是史前时期人们建造墓穴的过程。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许多那个时代的细节:
就这样,人们用牛车和驴车到野外拉来了建筑材料。这个过程耗费了9天的时间。第10天的清晨,人们要把死去的勇士火葬了。整个特洛伊城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人们架起高大的柴堆,把死者的遗体放在柴堆顶端,引火焚烧。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第二天的早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人们围绕在火堆旁边,用酒水浇灭了大火,把死者的骨灰收在金罐子里,外面蒙上红纱,掘了一个坑,把它埋下,然后又用石块筑起了一个石冢……埋葬了死者以后,特洛伊的人聚在一起举行盛宴。就这样,英雄赫克托尔的葬礼就结束了。

考古发掘出来的特洛伊城遗址
Jorge Láscar 摄
英格兰人最古老的史诗应该算是《贝奥武甫》。这个创作于英格兰人横渡英吉利海峡到英格兰以前时代的作品,其结尾也是类似的葬礼描写。人们先准备了柴堆,然后用盾牌和锁子甲把柴堆围绕起来。尸体放到柴堆上,举火引燃。接着,武士们又用了10天的时间筑起一座巨大的,从海上就能远远望见的土冢。《贝奥武甫》比《伊利亚特》晚了至少1 000年,这个史诗中最有趣的一部分内容是一个盗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