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日月星辰和四季更替的认识
人类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标志是,人们开始慢慢关注以往并不关注的外部事物。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这种思想上的进步。
新石器时代的牧人以游牧为生。和以前那种逐动物而生的原始猎人不同,他们需要有很强的方向感和地域感。这样,他们才能不分昼夜地看守牲畜群,并且有目的地进行驱赶、放牧。怎样才能辨别方向和地域?白天的太阳和夜间的星辰起到了帮助作用。并且,经过许多个世纪的观察,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认识到,星辰在定位和指引方向上比太阳更可靠。记住某些星辰和星座,成了他们辨别方向的秘诀。
当然,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是不明白星辰运行的原理的,他们甚至弄不懂星辰的本质。但是,他们可以把星辰拟化为人。这些星辰日复一日地出现,帮助人类辨别方向,人类也就怀着感恩的心把它们当作了部落的神灵去崇拜。
后来人们发现,星辰不仅仅可以指示方向,还能够指导他们进行原始的农耕活动。
当播种季节来临的时候,天空中会出现独特的星象。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播种的时候,星辰会抵达某一特殊的位置?这一定是星辰给我们的信号——这是原始人类中智者的判断。对于依靠星辰来判断播种季节是否来临这件事情,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轻视。要知道,原始农业最先发展的地方并不是四季分明的温带,而是亚热带甚至热带。这一地区什么时候适于播种,什么时候会进入雨季甚至发大水,并不太容易被推测出来。可不管气候如何善于伪装,星辰却永远不会骗人。这时候,星辰对于原始种植业的意义就显得无比重要了。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懂得数字和计算了,不过这种对数学的认识还非常浅薄。在这方面较为发达的亚洲和非洲新时期人类,能够灵活运用数学计算他积攒下的财物数目,并且还可以用筹码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数学的运用,给了人类计算时间的能力。
最开始,人类是把能够阴晴圆缺变化的月亮当作钟表的。可是后来随着耕地数量的增加,人们把注意力从月亮的阴晴圆缺转移到了四季更替上面。后者更利于指导这一年的农业劳作。冬季来临之前,为了躲避寒冷,原始人类可能需要进行迁徙,可能需要事先准备牲畜的饲料和自己的口粮。要想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按时播种、按时收获,否则就很可能颗粒无收。这时候,对季节时间的掌握就上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