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语言体系

其他语言体系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居于主要地位的语言体系,世界上还有一些其他的语种存在。这些语种和几大主要语言体系互不关联,在这里我们统一把它们放在一起,但不作为一个语言体系出现,而只是一个语言的混合集群。美洲印第安语就是其中之一。在非洲地区有一个很复杂的语言群存在,其中包含许多语种,语言学家将其统称为“班图语”;而在非洲大陆中部,还有许多种无法考证的小语种存在。在南印度,语言学家发现了达罗毗荼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横跨太平洋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这形形色色的语言都是怎么形成的呢?

当人类由家庭部族的社会组成向更高一级社会组成模式迈进的时候,当他们开始尝试使用语言讲述故事、相互辩论和交流思想的时候,整个人类种族已经分布在了世界的若干个地区。各个地区之间的人类由于被海洋、森林、荒漠和高山阻挡,很少相互往来。他们有的说雅利安语,有的讲闪米特语,也有的用含米特语、图兰语、印第安语和汉语进行交流。虽然这些小的人类集团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其文明水平都大致相当。那时候人类数量很少,即使到了后来农耕发展促使人类数量增多,全世界范围内人口总数很可能也不过几万人。要知道,即使到了旧石器晚期,人类相对其他动物而言还是一种稀有动物。

自然障碍的存在和地球地理环境的变化造成了人类种族和语言的分化。在这一点上,语言学家和人种学家的观点相一致。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些使用主要语言体系的原始人类集团以外,其他一些地方还有被封闭起来的人类。他们慢慢都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比如,在非洲就存在着一些比新石器时代人类更原始的、居住在森林里的人。他们很可能只有几千人,就生活在从尼罗河上游到非洲中部的原始森林里。他们就是本节开篇我们提到的非洲中部无法考证的小语种的使用者。

不过,在最后我们要提醒读者的是,远古时期那些地理自然方面的分隔也不是绝对的。它们在人类社会刚刚形成的时候的确起到了最大限度的血统隔绝作用,阻碍了各个语言体系之间的交流,但即使是在那个时候,人类之间的接触和交往还是没有彻底中断。文明知识以一种令人称奇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各种工具的制作技术、农业生产的种子和各种知识慢慢传遍了全世界。其后,随着独木舟和其他种类船舶的出现,这种交流更加频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