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园
柏拉图晚年时,一位马其顿少年到他的学园求学。这个名叫亚里士多德的国王御医的儿子,在思想上有着远超常人的闪亮之处:他怀疑一切由想象构思出的东西,对于现实存在的事物却格外尊重,并且努力去理解、弄懂它们。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开始在雅典学院讲学。课堂上,他对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做出了苛刻的批判。在当时,强势的亚历山大大帝给雅典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让亚里士多德更加偏向于奴隶制和君主立宪。
亚里士多德曾经在马其顿王宫给亚历山大当过几年老师。那时,以前人们所具有的强烈的自信正在缓慢退潮,“自己的生活由自己把握、创造”的信念渐渐失去了市场。乌托邦再也没被人提起过。当一座城市只有几千名公民的时候,这个小社会还可能被人为地改变;可是当时社会发展已经成了一股洪流,如果要进行社会改革,那么牵涉到的人就可能多达5 000万甚至1亿。这种规模的社会改造,是远远超过当时人类想象的。
当一个人面对个人命运和整体社会都有一种无力感时,人在潜意识里就会努力抓住一切可以让他觉得安定的东西。比如,君主制虽然有明显的缺陷,但在某种情况下它是有极高效率的,人们的意志被强行统一到了一起,于是人们就有了可以依靠的东西。这种思潮的出现,让亚里士多德对想象和规划产生巨大怀疑,同时让他更加尊重现实。比较明显的表现是,他赞成君主政体和奴隶制,认为妇女天生就应该被压迫;他也渴望更进一步探索世界的自然规律。这与之前那些喜欢想象的哲学家相比,无疑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亚里士多德有着清醒的头脑和令人惊叹的才华,但是他缺少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柏拉图主张他的乌托邦里不需要诗人,亚里士多德就对此提出异议,因为他觉得诗歌有着独特的力量。就像前面说的那样,亚里士多德还喜欢探索自然世界的规律,为此他做了大量知识收集和整理的工作,这给培根和后世的科学发展开创了先河。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亚里士多德成了历史上第一个自然历史学家。当然,在他以前也曾经有人研究过自然事物的规律和性质,但他们却没有做分类总结性的工作,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填补了这一空白。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曾经说过:“我们要掌握、改造生活。”在这一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口号却是:“我们要掌握一切与人类相关的东西,并且用它们为国王服务。”很明显,他这不是在反对自己的老师,而是将他老师的观点进行了升华。
作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得到了很多支持和帮助。这些便利条件是从那以后许多世代的科学工作者都不曾享受的待遇。据记载,他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塔兰特”[3]的黄金作为经费,而配合他工作的多达上千人,这些人散布在亚洲和希腊为他的自然历史研究收集材料。当然,他们大多是没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做的工作也仅仅是收集而已。就我们所知,不管是这些人做的事,还是指导这些人做事的思想,都是前所未有的。从那以后,政治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出现了。在亚里士多德的指导下,他的学生甚至分析了158种政治制度的本质和优劣。
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亚历山大英年早逝,继任者又导致帝国分崩离析,这让这种大规模研究由于失去资助而中断了2 000年。此后,类似的研究在亚历山大城的宫廷学馆里还曾经出现过,但也只持续了几代人的时间。亚历山大去世50年后,这个学园和研究就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