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人类种族还在出现吗?

新的人类种族还在出现吗?

在地球上,人类分布之广泛是令人不可想象的。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受不同气候、饮食、社会环境影响,各个地区的人种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在这一点上,人类和其他生物是完全一样的。由于被海洋、沙漠或山岭所分隔,不同地区的人种必然会发展出能够适应自己生存环境的独特生理特征。这是人类进化的一个特点。

与此同时,在人类身上还有另外一种力在起作用:在许多不同人类种族最终形成格外特殊的种群以前,把他们重新混合,“拉回”人类大家族中。因为人类是一种学习能力极强的、非常有进取精神的种族,人与人之间会相互模仿,相互战斗、征服和交配。这就让种族之间的融合成了必然。

在人类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上面阐述的这两种力往往是同时发生作用的:前者倾向于把人类分为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种族;后者则不断把人类融合在一起,消除、淡化种族间的差异。不过,在不同时期,这两种力的作用效果略有差异。或者说,在某一时期,某一种力会压过另一种力,在人类进化路途上起到主导的作用。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主要以狩猎为生,必须跟随他的猎物游动迁移,所以具有一定迁徙性,习惯于在广阔的空间游动。迁徙就带来了融合。研究已经发掘出的人类遗址我们可以发现,全世界旧石器时代人类的遗存惊人地相似。约翰·伊万斯爵士曾经对此惊叹:“那些在很遥远的地方发掘出的工具,在形式和特征上与在不列颠发掘出的是那么相似,以至于就像是同一个人做的……在尼罗河流域,我们发现过欧式的工具;在索马里兰,考古学家收集了大量燧石和石英制造的工具,这些燧石和石英来自松姆河、塞纳河和泰晤士河。”

历史的车轮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农耕文明的发展把人类牢牢固定在了居所附近。这些居所大多建立在最适宜于耕种的地区。这种“定居”让人种分化的力量占据了上风。混合或分化与文明阶段的高低无关。现在世界上很多落后种族还保持着每年要迁徙几百英里的生活习惯;另外,18世纪很多生活在英格兰的农民从来没有到过离自己村子10英里以外的地方。

从人类整个历史来看,定居分化和混杂融合是交替发生的。不过,从旧石器时代末期开始一直到几百年前,都处于分化时期。新石器时代人类经过千万年的变化,分化成了现在世界上存在的诸多种族。在此过程中,许多种族之间都经历了相互混杂、分化甚至是灭绝的过程。可以说,只要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显著特点,而且这个特点又能够阻碍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类与地区之外的人类相混杂,那么这里必然会出现独特的种族。

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起到决定作用的障碍,比如大西洋、中亚的高原和现已消失的海洋等,它们决定了现在世界上最主要的几大种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当然,这些大型障碍围起来的地域里也会有小型障碍,促使大的种族内部产生各种小民族差异。

一个种族混合家庭。人类种族的杂交融合保证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比如,在大的种族方面,现在东亚和欧洲人的人种差异非常明显,但在东亚内部和欧洲内部,则仅存在着非常细微的差异。必须记住的是,这只是大概上的区分。在每一个地区都会有一些特例。在日本,生活着一个名叫“阿伊努”的民族。他们拥有浪纹头发、白皙的皮肤,面形上更接近欧洲人而不接近周围的黄种日本人。他们很可能就是从海洋上漂流来的白种人,而不是土生土长的东亚人。

不过,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都各自起源于同一个地方。就像我们没有证据证明世界上所有的黑种人——澳大利亚人、尼格罗种人和非洲黑人有着共同的祖先一样。他们之所以形成了相似的生理特征,可能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的环境非常相似。由此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推断,世界各个地区的人种不是统一向某一方向进化的。具体而言就是,不太可能出现东亚的人都向一个方向进化,而非洲则向另一个方向进化的情况。主流的进化方向固然存在,可夹杂其间的也有停滞、返祖、混杂等现象出现。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之间也会相互渗透。

拥有浪纹头发、白皙皮肤的日本阿伊努人。他们从相貌上更接近欧洲人而不接周围的黄种日本人。他们是民族迁徙、融合的明证

如果我们要画一张不同种族进化分布的地图,那这张地图就绝不会是泾渭分明的四大块颜色,它将涂上无数深浅不一的过渡色,然后再混杂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然也有些地方要简单些,但更多的是混杂和重叠。

从欧洲新石器时代开始,以智人为祖先的人类已分化成若干民族和人种。不过依照目前这个时代的特点,人类已全然不能再进一步分化了。因为混杂已经成了最为强大的力量,而混杂恰恰能促使人种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