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除了伯利克里,这次雅典的文明发展运动中还有一个领袖人物。他同样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但他却是这次伟大运动的发起者和鼓动者。他就是苏格拉底,一个石匠的儿子。
苏格拉底比希罗多德晚出生16年,等伯利克里去世的时候,他的名字才渐渐为人所知。他本人没有留下著作,人们记录下来的只有他在公共场合进行演讲的内容。在那个年代,人们对新思想、新知识格外渴求,所以有许多号称懂“诡辩哲学”的学者对生活的真、善、美进行思考和探索,同时他们也担负着激发青年人好奇心和想象力的责任。在这些辩论的人群中,就有一个衣衫褴褛、容貌痴笨、整天光着脚,但周围始终围绕一群信徒的人——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研究方法是怀疑主义。在他看来,人类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头脑中储存的知识。那些不能经受最终考验的信仰、希望之类,都是虚幻而不能让人容忍的存在。苏格拉底的年轻朋友柏拉图写出了一部哲学对话录,这部作品使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传承。同时柏拉图又创立了持续900余年的“学院派”哲学。对苏格拉底的情况进行记录的,除柏拉图外还有前面提到的雇佣军首领色诺芬。他详细介绍了苏格拉底死亡的情况。

苏格拉底
Marie-Lan Nguyen 摄
苏格拉底有众多弟子,他们深受其影响,成为对雅典影响深远的人。其中包括:英明的古希腊政治家伊索格拉底;受斯巴达人扶持,征服雅典并杀死30个僭主的克里蒂阿斯;堪称雅典最足智多谋的叛徒,将军亚尔西巴德……这些人被苏格拉底将其普通的信仰和爱国心彻底摧毁,但是他们又没有在心中重新树立起新的精神支柱。此外,与苏格拉底关系密切的还包括他最大的仇人安尼图斯。安尼图斯的儿子曾经是苏格拉底最虔诚的学生,可是最后他却一事无成。安尼图斯控告苏格拉底“腐化”青年,这导致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被判处了死刑。公元前399年,一杯毒酒夺去了苏格拉底的生命。苏格拉底生命中最后时刻的情景,柏拉图在他的《斐多篇》中做出了详细的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