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国王菲利普
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首先由他的父亲菲利普开始。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就像剧作家永远不如演员吸引人眼球一样,菲利普扮演的就是前者的角色。正是菲利普,为亚历山大的崛起奠定了强大的基础,甚至在他死去以前,他已经发动了对波斯的远征。
如果要做一个评价,菲利普绝对算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他雄才大略,其思想远超时代。他和亚里士多德是好友,后来亚历山大资助这位哲学家进行研究,并且取得傲人成果,与菲利普的策划不无关系。菲利普就是亚里士多德为之效力的“王”。在亚里士多德眼里,菲利普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甚至认为,只有菲利普才能拯救糜烂堕落的希腊。
史书中说菲利普是个傲慢荒淫的人。诚然,就像当时大多数的马其顿人那样,菲利普在宴会上显得格外豪爽,经常不醉不休,但除此以外的其他指责却是毫无事实依据的。这些嘲讽多来自菲利普的大敌狄摩西尼。狄摩西尼是雅典民党领袖和著名的演说家、修辞学者。他曾经写过一篇《斥菲利普辞》痛骂菲利普。其中有一段写道:
“菲利普不仅不是希腊人,甚至都不属于希腊人种。即使硬要把他说成是来自一个体面国家的异邦人,也是很勉强的。他就是生活在马其顿的蛇蝎。我们就算当一个卑贱的奴隶,也不愿意和他站在同一块土地上。”
诋毁菲利普的文章,大多都含有上面这段文字中的意思。就我们所知,马其顿人也是雅利安人的一支,与雅典人为近亲,菲利普则堪称当时受过最好教育的人了。
公元前359年,菲利普继任马其顿国王。当时马其顿王国没有港口和大的城市,也没有工业,还只是个弹丸之地。以农业为生的马其顿人讲接近希腊语的语言,在感情上与希腊非常亲近,不过在血统上,他们比希腊人更接近北欧血统。菲利普努力把马其顿扩张成了一个大国,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完善军事组织。到晚年的时候,他已经把希腊大部分地区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组成了联盟。不过,这些还并不是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他最大的功绩是用超前的思想培养自己的儿子,让他能够继承自己的政策,带领马其顿继续前行。身为帝王能够如此尽心竭力地培养继任者,菲利普可谓前无古人。亚历山大幸运地成了一个接受专门教育的君主,这些教育都是为了他将来能够完美领导国家而进行的。亚里士多德不过是当时菲利普为儿子聘请的优秀教师之一罢了。
亚历山大16岁时,菲利普开始向他传授自己的治国之策,命令他统帅军队、治理国家。亚历山大甚至曾经率领骑兵在克罗尼亚激战。正是菲利普的大度和放权,让亚历山大很早就拥有了巨大的权威。
仔细研读亚历山大一生的经历就会发现,在他刚开始掌权,发展自己的事业时,他就已经饱受训练,并且有了成熟而超前的思想。当他违背幼年学习的知识和思想去做事情时,就开始不断地愚蠢地犯错。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亚历山大性格中的缺点已经不是他接受的教育所能弥补的了。
作为一名旧式国王,菲利普是典型的北欧雅利安族贵族领袖。当他继承王位的时候,马其顿的军队是由募兵步兵和贵族骑兵团组成的。当时马其顿平民以渔猎和农耕为生,喜欢饮酒,只要经过简单训练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士兵。马其顿的宫廷用语是希腊语,其文化也非常先进,知道应该招揽杰出的人才,善待戏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和画家宙克西斯这样有影响力的人。公元前406年,欧里庇得斯逝世于马其顿首都。
菲利普即位以前,曾经在希腊充当过好几年的人质,这让他有机会接受非常优秀的教育。也就是在那时,他接受并认同了伊索格拉底的思想:统一希腊,然后带领希腊称霸世界。此外,他对希腊城邦民主制阻碍希腊统一这一事实也有清醒的认识。所有真正的民主制都会要求国民机会均等,可是在雅典人或斯巴达人的心目中,一旦和马其顿成为一个国家,就意味着要降低自己的地位,让马其顿人享受公民的权益。在他们看来,与卑贱的马其顿人为伍简直是奇耻大辱。
在希腊人这种思维状态下,要想完成整个希腊的统一,不实行政治革命是不行的。希腊人之所以不推动统一,不是因为他们爱好和平,而是因为政治思想在作怪。在连续不断的城邦内战中,希腊的力量被消耗殆尽。而这类内战偏偏又很容易爆发——细微的误会或者说客的煽动就能实现。
从菲利普即位后的第一年开始,他就大力从事军队的组建和训练。在此之前的战争,战场主角是步兵阵。在表现战争场面的苏美尔画卷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手持长矛的步兵摆成密集的队形冲锋陷阵,这与19世纪祖鲁人的战斗方式相似。菲利普时代的希腊军队是这样作战的:执矛的步兵组成方阵,后排的人把长矛从前排的人空隙中刺出去。这种战阵对纪律松散的敌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不过,它也不是毫无弱点的,如果对手拥有骑兵射手,那么战阵就要付出重大损失。
在亚述人崛起以前,马匹在西方战争中应用极少,用处最多的是被用来拖曳战车。快速行驶的战车会冲散步兵阵列——只要对方纪律不严,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在《荷马史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对车战的描写。时针转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骑兵才正式出现。这些骑在马上的士兵和战车兵有着完全不同的作战方式。起初骑兵都是被分散使用,个人勇武决定了战斗的结果。吕底亚人就是这样同居鲁士大战的。可是从菲利普开始,骑兵大队集体冲锋的战法出现了:菲利普命令他的贵族骑兵团演练集群冲锋的战术。步兵方面,菲利普想方设法加强方阵的威力,为此他特地命令后排的士兵使用远比以前长得多的长矛。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幅度地增加方阵的纵深。马其顿步兵方阵虽然闻名世界,但它不是没有弱点:机动力差,没有足够的变化能力抵御来自后方和侧面的攻击。菲利普和亚历山大改进了战术,坚持步、骑两兵种配合作战。开战时,方阵从中央向敌人突进,吸引其主力决战,骑兵则从两翼出发,冲散敌人的骑兵后,包抄敌人的步兵阵列,从他们的侧面和后方展开进攻。这样一来,遭到前后夹击的敌人必然土崩瓦解。后来,随着亚历山大战争经验的日渐丰富,他还想出了用投石机攻击敌人密集步兵方阵的手段。在亚历山大以前,投石机是用来攻城的器械,而从他开始,“步炮协同”出现了。
菲利普训练新军完毕,马上把兵锋指向了马其顿的北方。他率军攻入伊利里亚,一直到多瑙河才止步;接着他又沿海岸扩张势力,占据了达达尼尔海峡到马其顿之间的广袤土地。他占据了安菲波利斯港,宣布港口周围的金矿全归马其顿所有。在多次征讨色腊基后,他又挥师南下,以“希腊宗教守护者”的身份进攻福基斯人。
前面曾经提到过,希腊人中有一部分赞同大希腊主义。这个以伊索格拉底为领袖的团体非常希望菲利普能够成为整个希腊的领袖。对这种思潮,雅典人格外反对,他们甚至甘愿充当反对菲利普的急先锋。不仅如此,雅典人还公开向波斯靠拢。他们派遣密使向波斯国王告密,极力陈述一个统一的希腊对波斯的巨大威胁。就这样,赞同统一的和不赞同的两派相互倾轧斗争了12年。公元前338年,菲利普在喀罗尼亚战役中,彻底击溃了雅典及其同盟军。两派之间的斗争告一段落。菲利普非常大度地饶过了雅典,他的举动让人们惊叹不已。也就在这一年,希腊诸城邦公推菲利普担任征讨波斯军统帅。

马其顿步兵方阵。菲利普对马其顿步兵战术进行了完善,后来它成了亚历山大征战世界的撒手锏
这一年,47岁的菲利普达到了事业的顶峰,全世界好像都已经臣服于他一样。他成功地把弱小的马其顿发展成了统一希腊的领头羊。可以说,统一欧洲与波斯,建立多民族伟大帝国的序幕已经拉开。谁能够说这场统一之战仅仅是一个梦想呢?要知道,当时的菲利普正处壮年,他至少还有20年的时间可用来完成自己的大业。公元前336年,马其顿大军的前锋踏上了亚洲的土地。可是,菲利普却没有跟随大军一同前往,因为他被杀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