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历山大的历史评价

对亚历山大的历史评价

31岁的亚历山大已经统治波斯帝国6年了。在这6年里,他几乎没什么创新改变:他保留了大部分波斯原来的行政区域,原来的总督有的被免职了,有的还被允许留任;道路、港口、帝国组织架构依然保持着居鲁士大帝时的模样;在埃及,他仅仅是换了地方行政长官而已;在印度,被击败的波鲁斯国王甚至被允许拥有比以前还大的权力——只不过他的头衔不再是国王而是总督罢了。亚历山大的确修建了许多城市——名为“亚历山大城”的就有17座,而且这些城市当中也有许多座日益繁荣,可是毁于他手里的城市也有许多,比如提尔。此外,由美索不达米亚往西的航道也随着提尔的毁灭变得不再安全了。

历史学者们认为,亚历山大把东方“希腊化”了。可实际上,在他征服波斯和埃及以前,这些地方已经满是希腊人了。所以他不应该是“希腊化”的发起者,而应该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亚历山大的努力下,从亚得里亚海到印度河的整个区域,都集中在了一个人的统治之下,从这个程度上说,他实现了伊索格拉底和菲利普的梦想。但是这个大一统的局面究竟持续了多久呢?除了短暂的繁荣和大一统以外,又有什么进步呢?

要知道,在亚历山大统治下,原有的通衢大道没有得到维护和扩建,海路的安全没有得到改善,社会教育也没有得到提高——当然,在那个时代人们还没有通过加强教育来巩固帝国的认识。亚历山大从没有试图拉拢优秀的政治家帮助他治理国家,没有考虑过继承人的问题,甚至没有创造任何东西——除了大一统的丰功伟绩。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些失误归结于亚历山大的年轻,可是菲利普31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很重视对亚历山大的培养了。

亚历山大算是一个政治家吗?有些人认为他是个政治家,因为他以苏撒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世界帝国,这不仅仅意味着马其顿人统一世界,而且还意味着世界各民族的文明都被融合在了一起。在这一方面,有一件事可以作为佐证:亚历山大曾经和他的90位将领一起举行集体婚礼,他们每个人都选择了一位波斯新娘。亚历山大的新娘是大流士三世的女儿,要知道,当时亚历山大已经有一个亚洲妻子了——撒马尔罕王国公主罗克珊娜。这场婚礼被举办成了一个盛大的宴会。不仅仅是他和将领们,马其顿军中也有几千名士兵娶了亚洲女子为妻。这些婚姻都收到了亚历山大的祝福和礼物。史学家把这件事称作“欧亚联姻”。普卢塔克评价说,这场盛大的跨洲婚姻会把亚欧两大洲联合在一起。除了联姻,亚历山大还通过征召不同种族士兵的方式,把被征服民族和马其顿民族结合在一起。他从波斯人、帕提亚人、大夏人当中选择勇武善战者加入自己的军队,训练他们适应步兵方阵和骑兵相结合的战法。这也是另一种民族融合的方式。不过,亚历山大的这些做法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他的马其顿士兵都以为这是亚历山大要降低马其顿人地位的前兆,于是他们哗变了。焦头烂额的亚历山大费尽心机才让他们回心转意,与波斯人一起参加宴会。历史学家曾经杜撰了一篇亚历山大在宴会上的讲话,可是这篇演讲稿里只是说要让马其顿人回家,没有说明如何让他们走出波斯国境。哗变的士兵在恐惧和沮丧中度过了三天时间,最后他们都俯首帖耳请求亚历山大宽恕他们的罪过了。

亚历山大半身像。希望永葆青春,拒绝蓄须的亚历山大在希腊和意大利开创了一种持续许多世纪的时尚潮流

从这些透着喜剧色彩的事情中我们无法看出,亚历山大是真的想促进民族融合,还是仅仅想过一下东方君主神圣而奢华的生活。不过,不管是那个时代的人还是后世的历史学家,都认为真实的原因更靠近后者:虚荣心让亚历山大做出了一系列看似伟大的决定。他们叙述了亚历山大穿戴波斯国王衣袍时的情形:“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在波斯人面前或者私下里穿戴,可是后来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也开始穿戴了。”后来,他又要求臣子们向他行东方式的跪拜礼。

还有一件事可以让人很清楚地看清亚历山大的虚荣心。他的画像多次被做成雕塑或者被翻画,这些形象无一不是俊美的少年模样:宽前额,向后飘的鬈发。当时的人以留厚重胡须为美,可是唯独亚历山大从小就不喜欢留胡子,他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到32岁的时候,他还把自己打扮成孩子的样子。他刮胡子的举动,在希腊和意大利开创了一种持续许多世纪的时尚潮流。

亚历山大晚年时,关于他暴虐骄横的故事越来越多,杀害菲洛塔斯父子的故事就是其一。菲洛塔斯的父亲帕米尼奥是亚历山大麾下最忠诚的老将之一。在菲利普时代,他率先率领马其顿军进入了亚洲。一次,菲洛塔斯对一个他正追求的女人夸口说,如果不是因为他和他父亲这样的猛将支持,仅凭亚历山大是征服不了波斯的。这话当然不完全是夸口,可是当这话传到亚历山大耳朵里的时候,他勃然大怒,逮捕了这个女子,然后将菲洛塔斯以谋反罪处以了死刑。仅仅这样做还不够,他想起帕米尼奥的两个儿子已经为国战死,为了避免老将军过度悲伤,就连夜派人把他刺杀了。还有一件事,是关于杀害卡利斯提尼斯的。卡利斯提尼斯是亚里士多德的侄儿,曾经公开拒绝了亚历山大给予他的赏赐。“(他)骄傲得就像推翻了暴君的统治一样飘然离去,众多青年人跟随在其身后,把他当作举世少有的自由斗士。”亚历山大于是就杀掉了他。

此外还有克利图斯之死:一次亚历山大和他的同伴一起饮酒,酒到酣处就肆无忌惮大声谈笑。他的同伴极力吹捧亚历山大,并且贬低菲利普,对此亚历山大非常满意。这种行为让周围的马其顿人格外气愤,亚历山大的义兄克利图斯就暴怒地斥责亚历山大穿波斯服装的行径,同时赞扬菲利普。很快,亚历山大就和他的义兄吵起来。其他人急忙把两人拉开,克利图斯被劝出了房间。不过,酩酊大醉的克利图斯很快又从另外一道门转了回来。他还没有进门,就在门外大声吟唱欧里庇得斯的诗句:“这就是你们的风俗吗?希腊就以此回报它的战士吗?可以由一个人霸占千人的战利品吗?”怒不可遏的亚历山大从身边卫士手中抢过长矛,在克利图斯进门的一刹那捅穿了他的胸膛……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上面这些事是亚历山大的真实所为。在赫费斯提翁死去的时候,亚历山大所表现出的狂暴和专横,无论如何也不会是人们杜撰出来的。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亚历山大的性格里,他的私欲永远凌驾于国家之上。全世界的财力在他眼里都是属于自己的。他建立的伟大帝国也不过是炫耀的资本而已。

赫费斯提翁由于患病,其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一次,他的医生外出观看表演,赫费斯提翁就在家里吃了一只烤鸡,喝了一坛酒,然后病发身亡。亚历山大决定表示一下对此事的悲痛之情——这简直就是一种疯狂的表示方法:他把医生钉死在十字架上;把波斯境内所有骡马斩杀干净;把邻近城市的城垛全部拆掉;军营中禁止演奏音乐;挥师占领库西安人的几个村庄,杀死了那里所有的成年人。最后,他拨款1万塔兰特为赫费斯提翁修建了一座坟墓,这在当时堪称一笔巨款。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所做的这些事情没有一件是能够给赫费斯提翁带去哀荣的,这不过是为了震慑世界,显示亚历山大哀痛起来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罢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有些可能是虚假的流言,有些可能过于夸张,可是它们所想表达的思想脉络却是一致的。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一次酩酊大醉以后感染了热病,不久病故,死时年仅33岁。他拼尽全力建立的庞大帝国就像幼儿手里拿着的宝瓶一样,猝然落地碎裂。

人们脑海中闪现的那一丝世界大一统的微光,随着亚历山大的死去悄然消失。关于他的故事,慢慢变成了一些杂乱无章的充斥野蛮专制的记载。在他死后,帝国的封疆大吏们纷纷独立。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亚历山大的家族就遭遇了灭门之祸:他的蛮族妻子罗克珊娜刺死了同为亚历山大妻室的大流士三世的女儿。后来,她生了亚历山大的遗腹子,也取名为亚历山大。公元前311年,这对母子一同遇刺身亡。亚历山大众多儿子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海格立斯和亚历山大的异母兄弟阿里迪乌斯也全都丢掉了性命。

普卢塔克记录说,奥林匹亚斯在亚历山大死去后曾经短期掌过权,但是她老是怀疑这个人或者那个人是毒杀她天才儿子的凶手,然后就大加杀戮。她甚至把臣僚中死在亚历山大后面的人都剖棺戮尸。这些举动是不是因为受丧子之痛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最后她还是被所杀之人的朋友刺死在马其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