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的目的

一、中医养生保健的目的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人生在世,外有六淫病邪侵袭,内有五志七情之感和饮食劳倦之伤,因此常有疾病发生而影响健康、威胁生命,使人不能尽享天年。养生保健的目的有以下三方面:

(一)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是养生保健最重要的目的。古语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之说。人们在父母孕育其期间,出生后生长发育与生活工作学习期间,既有可能出现不良体质,亦有可能表现亚健康状态,绝对健康的人是很少的。因此,每个人的一生,都必须不断地增强体质、维持健康。

一个人后天的自身调养即养生保健,对于体质的改善、增强,亚健康的调理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先天禀赋虚弱的人如果后天调养、养生保健得当,可使体质变强,从而弥补先天之不足,因此后天的养生极其重要。

(二)预防疾病

预防疾病亦是重要的养生目的。由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之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自身正气衰退等问题,人们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致病因素即邪气的侵袭而引起各种疾病,中老年人尤其易于患病。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不仅可以使人体的机能下降,耗散人体的精气,影响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还会缩短寿命。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扶助正气,抵御邪气,以预防疾病。强调“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未病先防、欲病防萌、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旨在通过养生保健,预防疾病,改善亚健康状态,防止疾病传变,预防疾病复发。

(三)延年益寿

养生保健还有延年益寿的目的。人生都要经历生长壮老这些不同的生命阶段。衰老是生命活动之中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死亡亦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环节。但是要减缓衰老过程,达到天赋的自然寿命,是人人都在追求的目标,也是医学包括中医学研究和实践的主要内容。

人类衰老的快慢、寿命的长短并非人人相同,但是究其原因,则与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自身调养有密切关系。中医养生往往通过调理脏腑虚损、和调气血阴阳,如应用补脾益肾、行气活血等方法,使脾胃生化气血旺盛、肾精肾气充盈强盛、气虚血瘀状态改善,从而达到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