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日起居养生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加夜半为四时),形乃困薄。”由于阴主沉静、阳主躁动,因此人们白昼兴奋,日出而作,宜起床工作、学习与生活,夜晚抑制,日落而息,宜减少活动、安卧休息并避免外邪入侵。如违背此一日养生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生规律,阳气就会被挫伤,形体就会被邪气困顿,最终会发生疾病,影响健康。
(一)早睡与早起
根据平旦、日中、日西、夜半一日“四时”阳气变化的规律,应该早睡早起。
1.早起
人们一日生活起居,应早起。如“一日之计在于晨”“闻鸡起舞”“黎明即起”等养生谚语就是这个意思。早晨是阳气生发的大好时机,人们最宜于在户外锻炼身体;上午是阳气最隆盛的时段,最宜于工作、学习。
2.早睡
人们一日生活起居,应该早睡。晚上因人体阳气敛藏于内,故应减少活动、早点休息。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
(二)午觉与子觉
1.午觉
人们经上午半日活动,阳气多有耗散,加之午时(11—13时)是一日时辰中的阳中之阳,阴气开始初生,人的阳气因此由盛转衰。所以,午后需稍事休息以培补阳气。此外,由于中午环境气温较高,使得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血液被迫向外分流,因此,午餐后人们应注意适当休息,以保证消化器官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据调查,许多老寿星都有午后小睡的养生经验。
2.子觉
23—1时为子时,1—3时为丑时,3—5时为寅时,5—7时为卯时,均是人们睡觉的最佳时间。因为子时是一日时辰中的阴中之阴,阳气开始初生,因此此时人们必须休息。另外,此时体内以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体温下降,呼吸、心率及脉搏减慢,肾上腺素水平降低,外周血管扩张,内脏各器官功能下降,但大脑松果体内分泌的褪黑激素含量却开始增高,从而诱导人体进入睡眠、放松状态。所以子、丑、寅、卯这一时段,不宜进食、看书、运动,以免引起机体兴奋,影响正常的睡眠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