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按摩养生的作用机制
针灸和按摩是两类不同的操作方法,它们各具特点,但都是通过作用于体表的腧穴或特定部位,以激发、调节经络及穴位经气,起到疏通经络、协调阴阳、扶正祛邪和调节脏腑的作用,从而实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一)疏通经络
经络运行气血,其功能正常则气血通畅,脏腑与体表得以沟通。若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则脏腑功能活动异常,从而引起疾病。针灸和按摩可调节刺激肢体经络穴位和皮部、主干及分支的经气,使经络疏通、气血调畅、内外畅达,预防经络脏腑因气血不通而导致的病理情况,利于人体健康而达到养生目的。针法、灸法、按摩三者由于用材与方式不同,在疏通经络的机制和特点上也有一定差异。
1.针刺
针刺养生的作用主要在于疏通经络,使气血流畅。如果机体某一局部的气血运行不利,针刺即可激发经气,促使经络畅达。所以,针刺的作用首先在于“通”。经络畅通无阻,机体各部分才能密切联系,共同完成新陈代谢活动,人才能健康无病。
2.艾灸
艾灸材料艾叶药性温热,点燃后热力深透肌层,有温经行气的功效。《素问·调经论》说:“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留,温则消而去之。”因此,灸法可以起到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
3.按摩
按摩可刺激浅在或深部的大小经络,能使经络气血流畅,避免经络不通发生疾病或消除、减轻疾病。
(二)平衡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因此,保持阴阳相对平衡是养生的基本准则。针法、灸法和按摩由外及内协调平衡人体的阴阳而有养生的作用,但其各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1.针刺
《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针刺可以通经络、调虚实,使机体内外交通、营卫周流、精气充沛、脏器健旺、阴阳和谐。如此,新陈代谢自然健旺,可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艾灸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与外界阴阳相通,药物及其他养生、治疗方法都有阴阳属性的不同,其作用于人体,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偏颇,实现养生、治疗的作用。艾灸有温热作用,温热属阳,施于经络、穴位可以温以助阳、祛寒扶阳,同时可升阳举陷,因此可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养生保健之目的。
3.按摩
选用不同的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的经络和穴位,经气得到按摩,可促进机体营卫气血化生、经脉气血流畅和脏腑功能协调,使体内阴阳气血旺盛,更好地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达到体内外阴阳协调平衡而防止疾病发生和延缓机体衰老。
(三)扶正祛邪
“正”代表机体调节、防御和适应的功能,“邪”代表一切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扶正”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祛邪”是消除致病因素的影响。扶正祛邪是保证机体平衡状态和疾病趋向良性转归的基本法则,也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基本观点。合理地应用针灸和按摩,可以有针对性地祛除经络及相关脏腑的病邪,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1.针刺
针刺通过毫针或指针等作用于穴位,具体运用补虚泻实的方法,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针法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低,操作时间短,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刺入与经脉循行的方向一致,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配合揉按针孔,属于补。补的针法促进经络气血充盛和盈满。若操作与上述相反,则属于泻的针法,能加速病邪的外泄。
2.艾灸
艾灸有火的热力,给人体温热刺激,属于阳性。外来的侵入人体经络、脏腑的寒邪或人体阳虚所产生的内寒,属于阴性。灸法之温可祛除寒邪和温补阳气而补虚泻实、扶正祛邪。如艾灸任脉、督脉特定穴就能温脾健胃、暖肾通督、强壮身体,适用于精力不足所致的易于疲乏、腰腿酸软或消化不良、形体虚弱、发育迟缓等状况。
3.按摩
通过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某一部位或穴位,刺激脏腑、表里及不同经脉,使人体气血、津液、脏腑、经络起到相应的变化,补虚泻实,达到治疗、养生的目的。促进营卫气血化生而形成补的作用,或使经脉气血流畅、温逐寒邪、消积散瘀等实现祛邪作用,从而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如掐、拿、揉等手法有泻的作用,推、擦、点等手法有补的作用。
(四)调节脏腑
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经络气血运行通畅则“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使各脏腑器官获得营养。通过针灸和按摩,使经络功能畅达,脏腑与体表正常沟通,由外及内平衡脏腑的气血阴阳,调节脏腑功能。
1.针刺:应用十二经与相关脏腑的联系,辨证分经、循经取穴,或取用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和胸腹部的募穴,可有针对性地调节机体脏腑气血阴阳,从而调节脏腑功能。
2.艾灸:艾灸的温热作用能透经隧以鼓舞气血、升提阳气、扶助阳气,进而振奋脏腑功能,达到改善体虚乏力、四肢不温、面色萎黄、易患外感以及脏气虚陷、久病虚衰等养生目的。
3.按摩:按摩既可采用循经取穴和取特定穴,又可通过对十二经脉分布的皮部作用,刺激经络气血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养生目的。
知识链接
针灸按摩养生作用的现代认识
1.双向调节系统器官:针灸和按摩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功能既疏导又激活,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相对平衡稳定,并可使体内不协调、不平衡的状态消除,恢复系统器官功能正常,实现养生功效。
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针灸和按摩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到良性促进作用,使其发挥养生作用。
3.调节精神心理状况:针灸和按摩因手法、刺激穴位和部位不同而对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从而调节人体精神心理状况,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处于快节奏、高压力和竞争激烈状况下,作用快捷有效的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