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方法

二、基本方法

(一)头部

1.全头部

头部有头发覆盖,可在头发上以刮痧板厚面部,用厉刮法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以刮痧板薄面部边缘或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头皮有发热感为宜。

2.太阳穴

太阳穴用刮痧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

3.头两侧

刮痧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

4.头顶部

对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5.后头部

对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风池穴处可用刮痧板角部刮拭。也可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6.全息穴区

对额顶带,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刮拭。对顶枕带及枕下旁带,从上向下刮拭。对顶颈前斜带或顶颞后斜带及顶后斜带,从上向下刮拭。对额中带、额旁带,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全息穴区的刮拭采用厉刮法。

(二)面部

对面部,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瘀影响美观,因此手法须轻柔,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眼、口腔、耳、鼻病的调理须经受术者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力度、方向、角度、次数均以刮拭方便和受术者能耐受为准则。

(三)背部

对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对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四)胸部

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痧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痧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避开乳头部位。中府穴处宜用刮痧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五)腹部

对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痧板的整个边缘或1/3边缘,自左侧依次向右侧刮。有内脏下垂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六)四肢

对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有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水肿的患者,应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在关节骨骼凸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