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干预原则

一、亚健康状态干预原则

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有以下四个原则:

(一)提高健康素养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阐述时强调,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应健全。我们要全面提高健康思想素养、健康知识素养、健康道德素养、健康心理素养和健康身体素养等,这些素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失一样都无法达到完全健康的目的。

健康思想是首先要达到的素养。只有存在要求健康的想法,才会有追求健康的行动,因此,健康思想素养是其他健康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有了健康的思想,就有学习健康知识的热情,以求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来指导自己的养生行动,从而达到自己身体健康的目的。

健康道德素养,是人们在追求自己健康的时候,要有必要的道德,即不得因自己追求健康而妨碍别人的利益。

健康心理素养,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体壮为健,心怡为康”,仅仅体格健壮不能称为真正的健康,还应有健康的心理。

健康身体素养,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具体要求要符合中医传统和当代医学对人们健康的具体要求。具体可参考本书第二章“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观念”中第三节“健康观”的相关内容。

(二)调整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好坏决定人的身体健康与否,也是决定人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在分析了世界人口健康长寿的资料后指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明确指出了健康的决定因素是人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调整亚健康状态最重要的原则是调整人们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包括人们在生活中所采用的不同态度和方法。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有利于身体健康和防治疾病,能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科学生活模式,这种生活方式将日常生活和平时防病有机地联系到一起,养成之后由于有了强大的抵抗力,对防御慢性病和一般性传染病都有积极的效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制造”出无数疾病,这种生活方式目前还在影响着大多数人,很多慢性病确实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好而导致的。

(三)优化饮食结构

优化饮食结构,是实现理想健康的基本前提和物质保证。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在原子水平上包括氧、氢、碳、氮、钙及磷等六十多种元素,在分子水平上则包括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这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生命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一些需要的物质。优化饮食结构,从根本上是调整不符合健康生活要求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方法,使之达到健康生活的要求,这种健康生活,既是一种日常生活,又是一种防病治病方式,把预防和治疗慢性病放在每日的生活中,可以摆脱亚健康状态,恢复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就是要做到饮食的多样化,各类食物种类齐全,比例适当,数量充足,从而达到平衡膳食。

(四)综合干预调理

亚健康状态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而现代西医学对于亚健康目前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也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以及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和升华提炼的诸多养生与治疗法则,为对亚健康进行整体调节、综合干预提供了范式。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应充分发挥“治未病”的特色与优势,实现个体化的起居规律、饮食调节、情志调畅、动静结合与形神共养的生活方式以及中医药辨证调理等综合干预方法的有机结合。这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方法,为亚健康的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