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增减宜忌
2025年11月01日
四、增减宜忌
衣服应随四季与天气变化而增减、穿脱。
(一)随四季增减
由于四季气候各有一定的特点,因此,衣服要根据四季气候特点而有增有减。《老老恒言·燕居》说:“春冰未消,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孙思邈《孙真人卫生歌》云:“春寒莫著绵衣薄,夏热汗多需换著。秋令觉冷渐加添,莫待病久才服药。”说的是春季阴寒未尽,阳气渐生,要注意保暖,早春宜减衣不减裤,以助阳气的升发。夏季阳热炽盛,出汗较多,衣宜勤换。秋季气候转凉,亦要注意加衣,但要避免一次加衣过多。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即春季宁稍暖,秋季可稍凉。元代丘处机《摄生消息论·春季摄生消息论》说,“春季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冬季“宜寒甚方加棉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唯无寒而已”。
(二)随天气穿脱
明代张宇初《彭祖摄生养性论》说,“先寒而后衣,先热而后解”,即指衣服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穿脱。衣服随天气变化穿脱时切不可急穿急脱,忽冷忽热。《老老恒言·燕居》说:“绵衣不顿加,少暖又须暂脱。”古人还认识到穿衣不宜过暖过寒,否则反倒容易受邪致病。因为衣服过暖或过寒,则机体缺乏耐受风寒、风热的能力,从而使抗邪防病之力减弱。至于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由于对寒热的耐受性较差,所以又当尽量注意慎于穿脱,以免受风寒暑湿侵袭。
此外,出汗之后,穿脱衣服尤宜注意如下两点:一是大汗之时忌当风脱衣,这是因为大汗之时,人体腠理开泄,汗孔开放,骤然脱衣,易受风寒之邪侵袭而致病;二是汗湿之衣勿得久穿,因为汗后湿衣不易干,伤害人体阳气,汗后腠理虚开,汗湿滞留肌肤,易产生风寒湿痹之类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