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命的衰老观

三、生命的衰老观

人的衰老是生命运动的必然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灵枢·天年》对此有详尽记载。

(一)衰老过程

衰老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人类的肌体在生长发育完成之后,即逐渐进入衰老或衰退的过程。

衰老分为生理性衰老与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指随年龄的增长至成熟期以后所出现的生理性衰老或衰退,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病理性衰老,是由于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衰老现象若提前发生,这种衰老又称早衰。实际生活当中,绝对的生理性衰老是不存在的,生理性衰老往往合并着病理性衰老出现,同时病理性衰老比生理性衰老出现得早而且表现亦较生理性衰老突出。因此延年益寿,既需要延缓生理性衰老,更需要预防因病致衰。

人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80岁)与高龄期(80岁以上),其中渐衰期、衰老期和高龄期属衰老过程。这种划分目前尚有一定的意义,但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将会有新的改变。

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的年龄分期标准为:45~59岁为老年前期(中老年人),60~89岁为老年期(老年人),90岁及以上为长寿期(长寿老人)。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老年人的年龄分期标准为:60~74岁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人,90岁及以上为长寿老人。

(二)衰老征象

《内经》在论述衰老过程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述其征象,一是头面部征象,如颜面憔悴、荣华颓落等。二是躯体形态征象,如发白发落、皮枯齿槁等。三是生理机能变化征象,如耳失聪、目不明、感觉迟钝、身重懒动、好坐好卧等。四是生殖机能变化征象,女子月经紊乱闭止,男子阳痿精少,丧失生育能力。五是情绪变化征象,如苦悲忧等。

综合《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与《灵枢·天年》等内容,人类随着年龄增长而依次出现的衰老征象如下:40岁(五七、六七、五八)面憔,发堕,发白,齿槁,腠理疏,荣华颓落,起居衰,好坐;50岁(七七、六八)地道不通(月经闭止),女子无子,面憔,发鬓斑白,形体衰坏,身体重,耳目不聪明;60岁(七八、八八),筋骨懈惰,形体皆极,好卧,齿发去,九窍不利,涕泣俱出,阴痿(阳痿),精少,男子无子,苦悲忧;70岁,皮肤枯;80岁,魄离,言善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