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纸
从美国新闻发展的历史来看,报纸无疑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形态。美国幅员广阔,各地都有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报纸,报业可谓各自为营,而纽约无疑是最大的报业市场。根据全美报纸网络(Newspaper National Network,下称NNN)网上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纽约在日报阅读覆盖率、星期日报阅读覆盖率、报纸读者收入和受教育指标上均位列首位,仅超过18岁读者人群这一重要指标,纽约市场(15 794 807人)就高出第二位曾是报刊发源地的费城(5 965 568人)近三倍[41]。
各州各城也都有有着优良历史传统的知名大报,而仅纽约市就占了全美三家全国性日报的两家。纽约目前有五家日报,它们是《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纽约日报》(Newsday)。其中,《纽约邮报》是美国创办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创办于1801年;《华尔街日报》是美国最畅销的报纸,创办于1882年;《纽约时报》是英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的报纸,创办于1851年。在全美前10名读者数报纸排行上,纽约报纸就占了一半(见表2-1)。
表2-1 2007美国报纸读者数TOP 10[42]
续表
除了这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外,纽约市还有69份社区报刊、15份商业报刊、69份外文报刊。另外,除了这五份设立在本埠的日报外,在纽约几乎能买到全世界所有重要的报纸。在纽约,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报纸当天就能看到。
在美国,一个城市很难养活得了两家报纸。在美国1 500多个大小城市中,只有132个城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流报纸,“一城一报”的格局在许多中小城市已经保持了近100年。这是因为虽然每座城市的广告费都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而有所增减,但总量是相对稳定的,而广告费是报纸生存的基础,多家报纸共存必然会对固定的广告份额进行分流。纽约是全美国唯一有三四家日报同时存在的城市,这充分反映出纽约市的经济实力和它所占据的新闻中心的地位。
1.报纸覆盖方式
由于纽约的城市流动性的特点,在纽约除了个别大公司之外一般不订阅报纸,报纸只在报摊上零售,而且外埠报纸运到纽约一般都会提价。比如,《华盛顿邮报》在华盛顿的零售价为25美分,到纽约就要卖到75美分。如果要订阅外埠报纸,再加上人力,报价就相当可观,尤其是美国报纸的星期天版都很厚,基本上都在100页以上,有的甚至达300页。以《巴尔的摩太阳报》为例,它的星期天版有100多页,当地售价1.50美元,在纽约报摊零售3美元,送到家里4.50美元,尽管它离纽约没有多远。
星期天清晨,在纽约的报刊零售所,人们能买到当天美国各地的报纸,这些报纸有的是在纽约代印的,有的是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的。报纸的内容包罗万象,纽约所有报纸的星期天版都附加下周电视节目的小册子、纽约市当天和今后两三周之内上映的影片介绍、百老汇戏剧及林肯中心和大都会博物馆的节目预告。
专门的报刊零售所只是报纸销售的一种渠道,更常见的销售方式是遍及城市各个角落的书报摊。那里有琳琅满目的报纸杂志,人们能够在上班的路上随便买上一份报纸边走边看,这充分适应了纽约人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许多报纸的自动售报机则是纽约的另一道风景线,只要投进一个硬币,就能方便地自助取报。在纽约的一些闹市地段,往往能看到一排不同报纸的、五颜六色的铁皮售报机,透过机器窗口就能看到这份报纸今天醒目的头版头条。除此之外,纽约的一些报纸还走进超市卖场,让人们在等待付账的时候能够看一看,也就有可能顺便一并结账买回去了。
2.报纸分类概况
综合发行范围、题材类型等分类标准,纽约的报纸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全国性日报
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报纸并不多,名副其实的仅有《今日美国》(USA Today)、《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其中后两者就位于纽约。这类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且影响范围较广,发行量较大,其新闻覆盖范围及主要读者兴趣是国内和国际新闻,并不局限于某个城市。
(2)大都市日报和地方性日报
大都市日报主要有《纽约每日新闻》《纽约邮报》《纽约日报》三家。这类报纸以纽约本地新闻为主,国际、国内新闻也占有一定分量,报纸的发行范围除了本市还延伸到近郊。因此,这些报纸大都设有几个地方版,以满足郊县读者的信息需求。
(3)社区报
除了全国性日报和大都市日报外,一般纽约读者还会经常阅读“家乡日报”(Hometown Daily),即地方性日报。这些报纸主要分布在纽约的郊县或五个行政区内,针对美国人普遍关注身边人和事的特点,主要报道更小范围的本地新闻。位于斯塔藤岛区的《斯塔藤岛前进报》(Staten Island Advance)就是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大型社区报纸,其发行范围局限于纽约五大行政区中的斯塔藤岛区。
另外,还有注重对本地社区事务提供详尽报道的社区周报。有的社区周报还会对社区成员的日常社会交往做家庭式的随意报道,使得社区周报在当地居民中有很强的亲和力。有人把这类周报的成功称为“电话簿新闻”,因为有些周报在报道中强调罗列被访者的姓名、地址、电话等[43]。其中,《人物每周世界》(People's Weekly World)是全美发行量最大的付费社区周报,发行量超过六万份。
在美国,地方性日报和社区周报统属社区报范畴。根据2000年的数据,美国全国约1 500个城镇,全国性报纸20多种,大都市日报约814种,其他的以社区报为主[44]。社区报以周报居多,估计不低于2 000种。一般来说,社区报在社区内发行量位居第一,比当地大都市日报发行量大,但在整个城市中,还是大都市日报的发行量大。以纽约为例,《纽约时报》是纽约市最大的主流日报,但在纽约的斯塔藤岛辖区,社区报《斯塔藤岛前进报》的发行量最大,《纽约时报》在这个区排第二位。
(4)种族报纸
这类报纸主要服务于特定种族,又可分为英语和外语两大类。目前美国共有种族日报23份,类型和数量如下[45]。
●中文报:7
●拉丁文报:4
●波兰文报:3
●韩文报:3
●黑人报:2
●希腊语报:2
●俄罗斯文报:1
●意大利文报:1
●印度语报:2
英语类种族报纸服务于讲英语的少数民族社区,有黑人报纸和犹太人报纸。其中,著名的黑人报纸《挑战日报》(New York Daily Challenge)是全国三大黑人日报之一。另外,为犹太人办的报纸较为著名的有《纽约犹太人邮报》(Jewish Post of New York)、《犹太周报》(Jewish Week)、《今日卡巴拉》(Kabbalah Today)和《向前》(Forward)。
外语类种族报纸专为移民和侨居于纽约的外国族裔读者服务,如在全国中文报之中发行量最大的著名华文报纸《世界日报》(World Journal)。除中文报纸外,还有多个语种的报纸,例如:希腊文的《希腊新闻》(Greek News)、印度语的《印度新闻时报》(News India Times)、全国历史最悠久的西班牙文报《El Diario La Prensa》等。
(5)其他
除了以上四类外,纽约还有宗教类报纸,如《纽约基督教报》(Catholic New York);商业类报纸,如《科恩纽约商业》(Crain's New York Business)、《纽约房地产报》(New York Real Estate Journal);大学报纸,如哥伦比亚大学主办的《哥伦比亚每日观察者》(Columbia Daily Spectator)、纽约大学主办的《华盛顿广场新闻》(Washington Square News);政治类报纸,如《领袖者》(Chief Leader)、《市政厅》(City Hall);同性恋报纸,如《同性恋都市新闻》(Gay City News);等等。此外,还有两份具有影响的免费地铁报am New York和Hoy and Metro。
3.主要报纸
(1)《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是纽约的第一大报,也是全美国和世界上几家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2016年周一至周五平均发行量为571 500份,周日平均发行量为1 087 500份[46]。《纽约时报》有消息总汇之称,打开《纽约时报》,前一天午夜之前世界上所发生的重要事件、美国国内的重大事态发展和纽约本埠的各方面情况都会有所反映。
《纽约时报》的评论版经常刊登美国政界、学术界重要人物的文章,许多文章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影响非常大。《纽约时报》的书刊评论在美国各大报中首屈一指,美国作家的作品如果能够得到《纽约时报》书刊评论的青睐,其地位就会迅速提高。
《纽约时报》在美国各中产阶级大报纸中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从1918到1996年,《纽约时报》共获得73次普利策新闻奖,超过美国任何一家报纸;在1996年《纽约时报》就获得三个普利策奖,可见这家报纸实力非凡[47]。
表2-2 纽约时报2012—2016年营业状况(单位:亿美元)[48]
从总营收规模来看,如表2-2所示,2012—2016年《纽约时报》的总营收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15亿美元,波动不大。但是,和高峰时期的2006年(32.70亿美元)相比,总营收减少50%以上,虽然营业收入基本持平,利润却严重缩水,从1.36亿美元降至0.24亿美元,反映出美国报业发展的困境。财报显示,这是受公司战略计划和人员成本增加的影响[49]。
《纽约时报》在2016年继续增加对数字化产品的投入:一方面用于研发数字化新产品(如VR)及投资其数字化公司;另一方面用于提高数字化人才的数量和薪资[50]。目前,《纽约时报》在深化报业数字化转型上继续勇立潮头,并把重点放在视频、VR纪录片等前沿产品的开发上,还在“新闻服务”领域加大投入。《纽约时报》年度财务报表显示,其数字订户在2016年增加超过50万,同比增长47%,截至2017年6月,这个数字突破了220万[51]。
(2)《斯塔藤岛前进报》
《斯塔藤岛前进报》创刊于1886年,是纽约市斯塔藤岛区的地方报纸,也是纽约最具代表性的社区报之一,隶属于美国著名报团——纽豪斯的前进出版集团,在人口为50万的斯塔藤岛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90%左右的家庭拥有该报[52],是大多数本地居民必读的一份报纸。截至2005年3月,该报月平均发行量为71 000份,星期天发行量为90 000份。它的版面元素古朴不失活泼,稳重不失新颖,图文并茂,错落有致,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53],每份售价0.50美元。
这家报纸设有一名发行部经理,下设两名地区经理、两名零售经理和两名主管。地区经理各管八名社区经理,确保所管辖区全部报款的回笼,跟踪处理各类投诉。社区经理负责有关社区发行量的增长,回收所有报款,通过对投递员(该报共有1 150名投递员,均非该报职工)的管理,负责所有住户的投递工作。零售经理各管两名零售账目经理,在其协助下负责与所有分销商合作,确保报纸及时、足数送达各个报纸零售点,并及时回收所有报款。两名主管中,一名为发行业务主管,指导三名员工处理所有账单并负责向外地邮寄报纸(该报大约有500个外地订户,需要通过邮局寄报),一名客户服务主管,下设17名业务代表,负责电话征订和受理客户投诉。另外,发行经理还管一支拥有20辆卡车的运输队,每天负责将报纸输送到分销商和较为集中的投递点[54]。
(3)《纽约日报》
《纽约日报》是长岛出版的供纽约市东部郊区拿骚和沙福克两县居民阅读的小型晚报,创刊于1940年,是一份严肃的小报。在目前纽约五大日报中,《纽约日报》和《纽约时报》接近,均为严肃类报纸。
《纽约日报》每日出版30—50页,周日多达二三百页,总部设在长岛,在纽约设有办事处,现在有长岛版(Long Island Edition)和纽约版(New York Edition)两个版本。为了节省开支,纽约版曾经停刊。发行量中,长岛版占有很大比重,其发行对象多为长岛当地住户,90%以上是每日逐户投递。为了适应郊区居民的口味,和纽约版相比长岛版报纸风格更加严肃。纽约版的主要受众是都市人群,发行主要靠在报摊上销售,每份售价1.55美元。为了吸引购买,从头版的内容到图片的选择和处理,纽约版均与长岛版不同,纽约版更加注重视觉冲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