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信息传播网络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特征
信息传播网络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正如城市中的交通网络让城市中的物质可以自由运输,城市中的电线、电缆可以让能量往来穿梭,信息传播网络虽然难于直观地见其全貌,但居住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真切感受到信息的传递。信息与物质、能量构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基本因素[86],可以说,正是交通网络、能源网络和信息传播网络这三大网络的铺设,才有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如果没有这三大网络,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就寸步难行,生活也难以为继,最后将是城市以及人类的灭亡,留下的可能也只有那些会光合作用的植物罢了。
伦敦从最开始的“伦底纽姆”时代,到后来遭到弃城沦为废墟,再到资本主义兴起时的重新崛起,经济无疑是推动其崛起并发展成为英国最大城市的决定力量。从1500—1700年短短200年间,伦敦人口就从不足五万激增至70万,即便放在当下的中国也算得上是一个中型城市。18—19世纪,伦敦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1900年,伦敦的人口增加到200万。20世纪60年代伦敦人口曾达到800多万。人口增长的背后,是伦敦城市的不断外扩,是城市各项设施的不断完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交通网络、能源网络和信息传播网络。资本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商品的买卖需要信息的传递,这是信息传播网络发展的经济拉动力,同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也让观点的传播成为政治的强大武器,这又使掌握国家权力的精英们有了发展传媒的理由,早在1644年,伦敦城就已经出现了10余种每周出版的新闻书。随后经过一系列的革命和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给伦敦城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春天,城市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之后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信息传播网络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
进入了新千年之后,全球化的力量无处不在,伦敦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它的国际地位给信息传播网络带来了国际化的特点,无论是媒介产权所有者还是媒介产品的特性,都突破了英国本地的局限,让人无法分辨到底是哪国的媒体,也无法分辨是哪国的节目。同时,媒体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扩展着伦敦城的触角,《金融时报》和世界金融中心的称号相映生辉,创意产业总体的繁荣给伦敦城经济发展助力的同时也为这座古老城市增添了几分现代魅力。
“互相促进”这四个字可能最能概括伦敦城市发展和信息传播网络发展之间的互动过程,而且更可能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分辨清楚城市发展和信息传播网络发展二者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交通网络、能量传输网络、信息传播网络三位一体构成了城市发展的筋脉,在物质、能量、信息的川流不息当中,在三种网络不断延伸扩展的时候,城市的发展更多的成为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且我们更加坚信,在步入这个“信息时代”之后,信息传播网络将以“智慧城市”的血管,为伦敦的城市发展贡献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