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复辟时期:伦敦报刊传播网络发展的起起伏伏
短暂的繁荣时期因为独裁者克伦威尔的上台而告一段落,伦敦的报业也重新进入严厉的管制时期。1649年克伦威尔颁布规定,除特许者外,一律不准出版印刷品。他还恢复皇家出版公司,让该公司独占出版业并查处一切非法出版活动,政府还派专人监督指挥。这样,革命初期一度兴盛的定期报刊纷纷消失,最后只剩下效忠于克伦威尔的两份官报《政治信使》和《公众情报员》[13]。官报取代了民间自发创办的报纸,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查理二世1660年复辟,封建王朝的死灰复燃代替了克伦威尔军事管制,但政权的更迭并没有改变伦敦报刊的命运,新闻管制依旧严厉,官报仍然垄断信息渠道。支持克伦威尔的报刊遭到查封,保皇派的两份周刊被指定为官方刊物,一份是《国会情报员》,一份是《大众信使》。1660年6月复辟派国会颁布决议,规定未经许可不准刊登国会消息,1662年又制定《印刷管理法》全面恢复以往星法院的一系列规定。1663年,查理二世任命了皇室新闻检查官严厉管制印刷出版业。
在这两个时期的黑暗之中,民间报刊悉数扑地,但值得纪念的是报纸的形式在《伦敦公报》上获得了突破,也因此永载史册。在查理二世复辟期间,有一份名为《牛津公报》的政府官报于1665年11月发刊。因为这一年伦敦在遭受瘟疫的侵袭,宫廷迁至牛津,该报便创办于此,出至第24期才迁回伦敦出版,改名为《伦敦公报》(London Gazette)。这份报纸每周两期,内容都是一些官方消息,并无特异之处,但是它一改以往的新闻书模样,首次采用单页两面印刷,每面分为两栏,从而开创了近代报纸版面形式的先河。这份公报一直出版至今,是世界现存历史最久的报纸[14]。
1688年,光荣革命让资产阶级正式执掌政权,封建主义的新闻管制也随之灰飞烟灭,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和《印刷管理法》均被废除,资产阶级报业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迎来报业发展的春天:1702年英国第一个日报《每日新闻》诞生;1706年世界上第一份以“晚报”命名《晚邮报》以周三刊的形式开始发售[15];还有一大批受人欢迎的期刊,如《评论》《闲谈者》《旁观者》等。
在这一时期,我们依然看到的是政治势力对信息传播网络的干预,使得不同派别的报刊、民间报刊在不同政权之下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种反反复复的过程,无疑是对信息传播网络的极大损害,一方面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不必要损耗,另一方面也造成对信息传播网络真正使用的大众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