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期刊

(四)期刊

如果说将全英国的出版行业看作一个整体的话,报纸业的产值占45%,图书只占20%,期刊则占35%左右[50],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业逐渐显现出颓势,而期刊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伦敦作为英国的传媒中心、人口聚集中心和经济中心,细小的定位所带来的经济受益也足以让一本杂志存活,而且杂志比较高的售价、向全国乃至全球扩张的潜能也决定了伦敦城必定是一个聚集着各式各样杂志期刊的宝地。据media.info的名录统计,在伦敦出版的杂志期刊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26种。

英国期刊根据不同的终端阅读群体、经营模式、发行渠道和品牌延伸程度等可以分为消费者期刊和B2B期刊两大类别,另外还有新兴起的客户期刊。其中,全国范围内消费者期刊3 324种,每年出版约13.10亿册;B2B期刊5 200种,每年出版约4.30亿册;而客户期刊只有850种,但发行量达到9.40亿册[51]

英国人对阅读杂志的兴趣是期刊业兴盛的基础,根据全英读者调查的统计,消费者期刊的阅读率达到成年人阅读率的77.40%,其中成年男性71.30%,比阅读全国性报纸还要高出36%,成年女性更是达到了82.30%;B2B期刊在企业管理人员中的阅读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9%[52]

从市场格局来看,英国三大发行公司——“前线”“市场力量”“联合杂志”占据了全国85%的市场份额,而三大报刊总经销集团——WH史密斯新闻发行公司、曼齐斯发行公司和道森斯新闻发行公司则垄断了英国期刊批发市场87%的份额[53],其中道森斯新闻发行公司在伦敦所处的英格兰东南部和西南地区处于垄断地位。

英国杂志不但在发行上存在着垄断,而且在内容制上也拥有一批掌握了巨大内容资源的出版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BBC所属的一系列杂志(见表3-7),BBC利用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内容优势和受众优势,向杂志期刊界扩展,推出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各式主题的BBC杂志。

表3-7 BBC杂志群

杂志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相比,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国际化的潜力。首先,杂志不用过多的背负政治或文化的责任,它更多的是一种“圈子文化”,是一种专业化的存在;其次,杂志较长的周期和简单的纸质载体让跨国发行极易施行;再次,杂志通常要比报纸更注重图片的使用,精美的图片既能吸引受众,又克服了文化差异的影响,免去了跨国发行的文字翻译问题,更容易受到世界范围内读者的接受。据统计,现在有7%英国版的消费者期刊和12%英国版的B2B期刊销往海外。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全世界197个国家发行,销量100多万份;《汽车》拥有17个国际版本;未来出版集团在全球33个国家取得了159张出版许可证,并通过与Sony的合作提高了国际上的影响力;英国杂志出版社EMAP所拥有的《男人帮》(FHM)已经在20多个国家出版,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Vogue,Cosmopolitan,The Economist等[54]。英国杂志所拥有的国际影响力,甚至要超过报业和广播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