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的发明和传入:纸质媒介网络发展的基石

(一)印刷术的发明和传入:纸质媒介网络发展的基石

英国作为雄霸一时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由弱至强,又盛极而衰的整个历史时期正是大众媒体逐渐发展确立其地位的时期,也是一个信息传播网络在英伦大地上逐渐铺开,让更多人享用信息的过程。

中世纪的黑暗笼罩着欧洲,言论自由受到钳制,这不仅仅是由于统治阶级的铁腕,也因为传播方式的落后。长久以来,文字只能通过手抄的方式在羊皮卷上传递,文盲是欧陆居民中的多数。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口头方式来传递信息,所以文字载体的缺乏以及文字传抄的龟速使文化思想的传播一度十分缓慢。后来,一个失败的德国生意人约翰内斯·古登堡改变了这一切。他在德国美因茨借债兴建的一家印刷厂中改进了油墨、印刷机和活字材料,将其早先在斯特拉斯堡发明的活字铅印术推向实用阶段,并行印了《拉丁文文法》和《圣经》等书籍。这个德国人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个发明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革,他发明印刷术的年月正值欧洲文艺复兴前期,由于社会经济、科学文教及基督教的发展,对读物的需求量逐渐增加。1456年,他生意上的失败让印刷厂倒闭,却无意间让熟练的印刷工人各处谋生、重新建厂,而活字印刷术也从美因茨扩散到了德国的其他城市,然后走向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对知识传播的渴求促进了印刷术的传播,印刷术成为主要的宗教和文化传播手段,推动着社会文明向前发展。

继瑞士、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之后,活字印刷术于1476年传入英国[8]。这要归功于一个叫作威廉·卡克斯顿的纺织品商人,卡克斯顿约于1422年出生在肯特郡维尔德的林区,家庭拥有很多地产,因此他接受了很好的教育。18岁那年,卡克斯顿前往伦敦,在著名的布商、后来的伦敦市长勒泽手下当学徒。在勒泽1441年去世以后,卡克斯顿开始独自创业,专门经营英国与佛兰芒地区间的纺织品贸易,生意十分成功,也为他赢得了金钱和地位。卡克斯顿不但是个成功的“商人”,而且是一个“文人”,他通晓英、法、德、拉丁文等多种文字,在经商之余喜欢翻译和研读文学经典著作。1469年,卡克斯顿开始翻译《特洛伊史回顾》等书。他的翻译受到了朋友们的喜爱,纷纷前来索要译本。这样,卡克斯顿除了找抄写员之外,还亲自笔录了一些译作给朋友,但他很快就感到自己的人工力量无法再抄下去了。而此时,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术已从美因茨沿莱茵河顺流而下传到科隆。卡克斯顿得知这一消息后,于1471年前往科隆。在科隆,卡克斯顿交了昂贵的学费,刻苦学习印刷术,最后终于成为英国出版第一人。而此时的卡克斯顿,已经是年过半百之人了。约在1474年,卡克斯顿带着一套铅字活版印刷的行头返回布鲁日,在那里创建了一个印刷所。1475年,他在布鲁日印刷出世界上第一本英文出版物《特洛伊史回顾》。1476年年底,卡克斯顿应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之诏,返回英伦,在伦敦西敏寺附近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印刷厂,开始大规模出版书籍。由此,英国的出版事业在伦敦西敏寺正式揭开了序幕,而卡克斯顿无疑是伟大的揭幕者。在15年的伦敦出版生涯中,他出版的书籍几乎无所不包,其中有宗教经籍、神学著作、历史、哲学、百科全书、骑士传奇、诗歌及伦理学著作等。这些书籍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英国新文化的发展,他对英国文艺复兴新文化和新文学的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1999年元旦,英国广播公司举行的“BBC听众评选千年英国名人”活动揭晓,莎士比亚以微弱优势超过丘吉尔荣获桂冠,而卡克斯顿则击败达尔文、牛顿、克伦威尔等一众名人,荣膺探花之殊荣[9]。这也代表了英国大众对于这样一个英国媒体时代的开创者由衷的敬意。

正如麦克卢汉说的那样,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印刷术的出现让纸质媒体开始逐渐脱离个人所能触及的范围,大规模、快速的信息传播活动在伦敦城逐渐开始。但是,信息传播网络的形成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知识的普及,这又是中世纪的英国封建统治所不允许的。所以,在信息传播网络发展的初期,就伴随着政治势力无时无刻的压制和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