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指向:提高信息传播网络的经济文化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三)全球化指向:提高信息传播网络的经济文化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二战”之后尤其是苏联解体之后,全球范围内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带来了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资源与科技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广泛流动。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也随着新自由主义成为全球普遍接受的观念而步入越来越频繁而深入的交流之中。比如,我国在近十几年间掀起了持续不断的“韩流”风潮,从穿着打扮、饮食习惯,到更深层次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韩国出品的媒体产品对中国的观众带来了远超媒体内容本身的文化影响。

其实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战后才发展起来的韩国在文化建设上起步较晚。为了有效、迅速地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差距,韩国主要通过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对传播网络的扩张提供支持。从1998年起,陆续出台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电影产业振兴综合计划》等法律保障政策。2000年为促进文化产品的出口,政府还特别成立影音分轨公司,对韩文翻译为外语和产品制作的费用几乎给予全额补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韩剧在海外的风靡也是产业发展水到渠成的产物了。

作为媒体内容对生产母体的反哺,“韩流”的风行在构建城市及国家海外形象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回报和文化回馈。2012年的一曲《江南style》以超七亿次播放成为世界上在线播放次数最多的歌曲,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追捧热潮,韩国的文化娱乐服务业、旅游业甚至食品业也随之大赚一笔。截至2012年三季度,韩国文化娱乐服务业收支创下了400亿韩元(约合2.20亿人民币)顺差。到访江南区的游客激增,近一个月以来,江南区餐厅的预约率达到江北地区的236%[176]。演唱者“鸟叔”也在全球进行走穴巡演,把足迹留在纽约时代广场、巴黎埃菲尔铁塔、英国牛津大学等处,甚至还登上了2013年东方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

一首歌曲引起的爆裂式传播效应在传统媒体时代是难以想象的,但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互联网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今天,一切都在挑战人类的想象力。当联合国秘书长韩国人潘基文和“鸟叔”一起大跳《江南style》的视频在世界最大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被一次又一次点击、转载的时候,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一个居于东北亚的小国家迈向世界的行动和勇气。

【注释】

[1]王众一、朴光海:《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外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2]刘佳楠:《20世纪60—90年代韩国首都经济圈发展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1页。

[3]金钟范:《韩国区域发展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页。转引自刘佳楠:《20世纪60—90年代韩国首都经济圈发展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1—12页。

[4]金基云:《北京与首尔城市交通体系比较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7页。

[5]刘佳楠:《20世纪60—90年代韩国首都经济圈发展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4页。

[6]同上书,第28—29页。

[7]韩国统计厅http://kosis.kr/index/index.do;韩国国土交通部http://stat.molit.go.kr/portal/stat/year Report.do,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8月31日。

[8]OECD:Internet access.OECD Data.OECD.org,https://data.oecd.org/ict/internet-access.htm,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8月31日。

[9]汪礼俊、初蕾:《数字城市在韩国》,载《上海信息化》2007年第2期。

[10]韩国言论财团,《2008言论经营成果分析》。

[11]元涛:《奋力支撑中的韩国报业》,载《世界博览》2009年第1期。

[12]季静静:《互联网时代韩国报业的广告运营策略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9页。

[13]韩国ABC协会:《2017年(2016年基准)163家日报认证发行数量》,http://www.kabc.or.kr/about/notices/100000002402,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7日。

[14]韩国ABC协会:《2016年(2015年基准)161家周刊认证发行数量》,http://www.kabc.or.kr/about/notices/100000002363,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7日。

[15]韩国ABC协会:《2017年(2016年基准)日报新闻认证发行数量》,http://www.kabc.or.kr/about/issuereference/100000002582?param.page=&param.category=&param.keyword=,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7日。

[16]刘燕南:《公共广播体制下的市场结构调整:韩国个案(上)》,载《现代传播》2003年第4期。

[17]郎劲松:《韩国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18]刘燕南:《公共广播体制下的市场结构调整:韩国个案(上)》,载《现代传播》2003年第4期。

[19]陈力丹、王辰瑶:《外国新闻传播史提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20]陈力丹、王辰瑶:《外国新闻传播史提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页。

[21]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页。

[22]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23]朝鲜日报中文网:《KBS、NAVER、〈朝鲜日报〉当选在韩国最受信赖的媒体》,chn.chosun.com,最后浏览日期:2006年5月4日。

[24]朝鲜日报:《三家电视台舆论支配力达60%》,http://news.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9/11/14/200911140060.html,最后浏览日期:2019年3月17日。

[25]王刚:《韩国出台新媒体法引发的多方争议》,载《法制日报》2009年7月31日。

[26]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报纸日”来临之际对报业危机的思考》,http://chinese.joins.com/gb/article.aspx?art_id=19752&category=002001,最后浏览日期:2019年3月17日。

[27]同上。

[28][韩]朴朦救:《韩国社会变革与杂志发展》,载《出版发行研究》2003年第1期。

[29]同上。

[30]韩国统计厅:新闻事业事业体数统计,http://kosis.kr/statisticsList/statisticsListIndex.do?menuId=M_01_01&vwcd=MT_ZTITLE&parm TabId=M_01_01#SelectStatsBox Div,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7日。

[31]辜晓进:《美国传媒体制》,南方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32]《杂志发刊现状》,韩国ABC协会,2010年3月19日。

[33]金在炫:《韩国报纸产业状况》,载《中国报业》2003年第9期。

[34]郎劲松:《韩国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35]马杰:《向细节要效率——韩国报业剪影》,载《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11月21日。

[36]ABC是国际上第一个出版物发行数据认证机构,1916年成立于美国,是非营利会员组织,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报刊发行量认证机构。

[37]秦圣昊:《本报取得ABC发行量认证,去年发行量达2 428 773份》,载《朝鲜日报》2002年10月8日。

[38]《未经ABC协会认证发行量的报纸、杂志不能刊登政府广告》,载《朝鲜日报》2009年5月14日。

[39]金在炫:《韩国报纸产业状况》,载《中国报业》2003年第9期。

[40]汪涓、宋华、陆云红:《我国首部〈报业蓝皮书〉发布 粤报纸数最多》(2007年7月6日),腾讯新闻网,https://news.qq.com/a/20070705/003226.htm,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0日。

[41]金成在:《如何搞活韩国地方报纸——以制定扶持地方报纸法的方向为中心》,载《当代韩国》2003年秋季号。

[42]金成在:《如何搞活韩国地方报纸——以制定扶持地方报纸法的方向为中心》,载《当代韩国》2003年秋季号。

[43]根据韩国新闻法,特殊日刊指除了政治以外的领域中专门报道其中某一个领域的日刊。类似于中国的专业、行业类报纸。

[44]《韩国报纸广播年鉴(2008)》,韩国舆论振兴财团,2008年,第477页。

[45]《韩国报纸广播年鉴(2008)》,韩国舆论振兴财团,2008年,第477页。

[46]韩国舆论振兴财团:《2017年新闻产业时态调查》,http://www.kpf.or.kr/site/kpf/ex/board/View.do?cbIdx=235&bcIdx=20267,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7日。

[47]韩国舆论振兴财团:《2017韩国传媒年刊》,http://www.kpf.or.kr/site/kpf/research/select MediaPdsFList.do,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7日。

[48]韩国舆论振兴财团:《2017年韩国传媒年刊》,http://www.kpf.or.kr/site/kpf/research/select MediaPdsFList.do,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7日。

[49]同上。

[50]王英斌:《韩国调查表明:报纸前景依然乐观》,载《世界文化》2007年第5期。

[51]同上。

[52]郭军、赖寄丹:《互联网时代韩国报业的反守为攻》,载《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4月20日。

[53]韩国舆论振兴财团:《2017年韩国传媒年刊》,http://www.kpf.or.kr/site/kpf/research/select MediaPdsFList.do,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7日。

[54]韩贤宇、李学俊:《韩国〈朝鲜日报〉开创“跨媒体”时代》,载《朝鲜日报》2007年7月23日。

[55]元涛:《奋力支撑中的韩国报业》,载《世界博览》2009年第1期。

[56]郭军、赖寄丹:《互联网时代韩国报业的反守为攻》,载《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4月20日版。

[57]同上。

[58]韩国舆论振兴财团:《2017年韩国传媒年刊》,http://www.kpf.or.kr/site/kpf/research/select MediaPdsFList.do,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7日。

[59]本部分资料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韩国留学生徐东熙在课堂汇报材料中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60]金在炫:《韩国报纸产业状况》,载《中国报业》2003年第9期。

[61]元涛:《奋力支撑中的韩国报业》,载《世界博览》2009年第1期。

[62]同上。

[63]王英斌摘译自《朝鲜日报》:《朝鲜日报当选韩国最受欢迎的报纸》,转引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2月3日。

[64]郭军、赖寄丹:《互联网时代韩国报业的反守为攻》,载《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4月20日版。

[65]中央日报网站(中文版),http://chinese.joins.com/gb/,最后浏览日期:2019年5月18日。

[66][韩]郑仁淑:《广播产业和政策的理解》,传播书出版社2019年,第146—147页。

[67]同上。

[68]Radio&Listener,韩国广告公司,2009年,第5页。

[69]同上。

[70]《2009广播产业情况调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09年,第21页。

[71]同上。

[72]《2017广播产业情况调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17年,第17页。

[73]《广播影像独立制作公司登记情况(2008年12月31日基准)》,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第1页。

[74]《2009广播产业情况调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09年,第9页。

[75]《2009年广播产业情况调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10年,第21页。

[76]《韩国广告产业的现状与未来》,韩国广告公司,2007年,第79页。

[77]《2009年广播产业情况调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10年,第35页。

[78]《2009年广播产业情况调查》,韩国广播电信委员会,2009年,第21页。

[79]康世鼎、黎斌:《世界电视台与传媒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页。

[80]童兵:《媒体负有国民教育的崇高责任——赴韩国考察学习的一点感悟》,载《新闻记者》2007年第10期。

[81]KBS:《2016财务状态表》,http://open.kbs.co.kr/index.html?sname=finance&stype=info,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6日。

[82]《2017广播产业情况调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17年,第42页。

[83]《2017广播产业情况调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17年,第42页。

[84]康世鼎、黎斌:《世界电视台与传媒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85]康世鼎、黎斌:《世界电视台与传媒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86]《2009广播产业情况调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10年,第267页。

[87]同上。

[88]同上书,第154页。

[89]同上书,第133页。

[90]《2009广播产业情况调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10年,第154页。

[91]同上书,第133页。

[92]《2009广播产业情况调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10年,第267页。

[93]同上。

[94]同上。

[95]本部分内容主要是从韩国总体层面介绍首尔互联网的发展,首尔地区其互联网发展情况的单独数据较少,我们只能从韩国整体发展来看首尔的互联网发展情况。

[96]王刚:《适应时代发展,实现跨媒体整合,韩国新媒体法呼之欲出》,载《法制日报》2009年7月14日。

[97]陈绚:《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韩国互联网——韩国互联网高速成长原因及初步结果》,载《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98]陈绚:《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韩国互联网——韩国互联网高速成长原因及初步结果》,载《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99]张丽、陈仕俊:《75%的启示——韩国宽带业务发展策略启示》,载《通信企业管理》2008年第3期。

[100]王英斌:《韩国电脑普及率 和上网率居世界第一》,载《世界文化》2007年第11期。

[101]范红、贾萌、廖正军:《韩国放送公社“三个面向”的战略导向》,载《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102]张丽、陈仕俊:《75%的启示——韩国宽带业务发展策略启示》,载《通信企业管理》2008年第3期。

[103][韩]韩相震:《当代韩国的社会转型(续)——论迈向竞争化市民社会的三种主要推动力》,吴玉鑫译,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3期。

[104]郭镇之、林洲英:《韩国大众传媒近三年来的变革》,载《新闻战线》2003年第9期。

[105]转引自季静静:《互联网时代韩国报业的广告运营策略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9页。

[106]韩国通信委员会数据,出自韩联社2007年9月14日之报道。转引自李卓盈:《浅析韩国网络媒体对韩国社会受众的影响》。

[107]詹小洪:《韩国将推行网上言论实名制 网上反恐出新招》(2005年7月16日),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i/2005-07-16/1202664971.shtml,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5日。

[108][韩]韩相震,吴玉鑫译:《当代韩国的社会转型(续)——论迈向竞争化市民社会的三种主要推动力》,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3期。

[109]《2017韩国互联网白皮书》,韩国互联网振兴委员会,2017年,第12页。

[110]《2017韩国传媒年刊》,韩国舆论振兴财团,2017年,第245页。

[111]《2017韩国互联网白皮书》,韩国互联网振兴委员会,2017年,第43页。

[112]同上书,第261页。

[113]顾列铭:《韩国的网络实名制》,载《观察与思考》2009年第1期。

[114]同上。

[115]金宰贤:《韩国互联网实名制的教训》,载《创新时代》2012年第1期。

[116]王东:《解析韩国OMN的发展模式——兼论新闻网站的经营策略》,载《传媒》2009年第2期。

[117]贾萌:《Ohmy News:未来的报业》,载《互联网周刊》2006年1月9日。

[118]转引自佚名:《韩国传统媒体遭遇挑战》,载《声屏世界》2003年第9期。

[119]郭镇之、林洲英:《韩国大众传媒近三年来的变革》,载《新闻战线》2003年第9期。

[120]王东:《解析韩国OMN的发展模式——兼论新闻网站的经营策略》,载《传媒》2009年第2期。

[121]江江:《技术·政治·文化——韩国网络公民媒体的现状与历史背景》,载《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2期。

[122]王东:《解析韩国OMN的发展模式——兼论新闻网站的经营策略》,载《传媒》2009年第2期。

[123]肖洒:《权力由键盘产生——“市民记者”在韩国的兴起》,载《青年记者》2006年第7期。

[124]赵明、王丽莉:《浅谈互联网对韩国政治的影响》,载《当代韩国》2004年第4期。

[125]相关资料参见百度百科中的Naver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092092.htm)。

[126]李修莹:《打造有别于Google模式,建立知识搜寻》,载《财经杂志》2007年第154期。

[127]李文行、黄倩婕:《作为移动新媒体的DMB:韩国水原大学新闻系主任李文行访谈录》,载《新闻记者》2007年第4期。

[128]郎劲松:《韩国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125页。

[129]李文行、黄倩婕:《作为移动新媒体的DMB:韩国水原大学新闻系主任李文行访谈录》,载《新闻记者》2007年第4期。

[130]同上。

[131]张涛甫:《试论韩国媒体与政治的关系》,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32]郎劲松、李磊:《卢武铉政府与传媒关系的调整和重构》,载《现代传播》2005年第4期。

[133]汾水:《韩国施行修改后的新闻法》,载《今传媒》2005年第11期。

[134]郎劲松、李磊:《卢武铉政府与传媒关系的调整和重构》,载《现代传播》2005年第4期。

[135][韩]朴明珍、金昌男、宋秉宇:《现代化、全球化和强权国家:韩国的媒介》,载郭镇之主编:《跨文化交流与研究——韩国的文化和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136]陈力丹:《传统与现代的漫长交战——韩国新闻事业及政策的演变》,载《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2期。

[137]张涛甫:《试论韩国媒体与政治的关系》,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38]郎劲松、李磊:《卢武铉政府与传媒关系的调整和重构》,载《现代传播》2005年第4期。

[139]同上。

[140]同上。

[141]同上。

[142]姜京姬:《KBS、Naver、〈朝鲜日报〉当选在韩国最受信赖的媒体》(2006年5月4日),朝鲜日报中文网chn.chosun.com,最后浏览日期:2019年5月18日。

[143]朱春阳:《美、英、韩三国电视剧产制模式比较分析》,载《电影评价》2006年第10期。

[144]Kyong-Hee Song:Report on the program Quota Regulation:What has changed after nine years in the program supply market?KBI Report 2000,Seoul,Korea:KBI.

[145]郑仁淑:《广播政策研究:政策过程为主》,载《广播学研究》,1996年第3卷。

[146][韩]郑勇准:《市民社会与广播改革》,传播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147][韩]金大豪:《从产业政策的视角研究无线电视数字化进程》,载《韩国广播学报》2003年第1期。

[148]郭镇之、林洲英:《韩国大众传媒近三年来的变革》,载《新闻战线》2003年第9期。

[149]汾水:《韩国施行修改后的新闻法》,载《今传媒》2005年第11期。

[150]汾水:《韩国施行修改后的新闻法》,载《今传媒》2005年第11期。

[151]《现在应通过实际行动扶持全球性媒体》(2009年12月12日),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http://chiesej.oins.com/big5/article.aspx?art_id=36134,最后浏览日期:2019年3月21日。

[152]郎劲松:《韩国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221页。

[153]王波:《韩国新〈报纸法〉的修订过程、主要内容及其争议》,载《中国报业》2009年第9期。

[154]尔东:《〈传媒三法〉的修改何以成了韩国朝野争论的焦点》,载《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9年第18期。

[155]王波:《韩国新〈报纸法〉的修订过程、主要内容及其争议》,载《中国报业》2009年第9期。

[156]Yong-Ju Kim:Structural change and Regulation Issues on the Korean Broadcasting Industry,Economic law 2009/5,p.100.

[157]Ibid,p.101.

[158]崔宇正:《有关广播独立的广播电信法职务结构上的法律问题》,韩国言论学会主办《KCC出台和问题》研讨会的资料,2008年,第16页。

[159]郭镇之、林洲英:《韩国大众传媒近三年来的变革》,载《新闻战线》2003年第9期。

[160]郑仁淑:《在广播市场上的公平竞争基本原则及不公平交易行为分析》,载《广播研究》2004年第2期。

[161][韩]李斗映:《对韩国出版社团的现状分析》,载《出版发行研究》2003年第3期。

[162]金在炫:《韩国报纸产业状况》,载《中国报业》2003年第9期。

[163][韩]郑仁淑,《广播产业和政策的理解》,传播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147页。

[164]张向东:《做移动互联网,为什么一定要去韩国》(2014年5月13日),虎嗅网,https://www.huxiu.com/article/33582/1.html,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20日。

[165]《2016文化产业白皮书》,韩国内容产业振兴院,2017年,第72页。

[166]《2017广播影像产业白皮书》,韩国内容产业振兴院,第2页。

[167]肖文娟:《我国国际文化传播如何借鉴韩国经验》,载《青年记者》2006年第8期。

[168]《论坛:挖掘文化产业》,载《文化日报》2004年12月8日。

[169]《2008文化白皮书》,文化体育观光部,2008年,第138页。

[170]《韩流经济效果达4.50万亿韩元》,载《联合日报》2005年3月15日。

[171]《现在应通过实际行动扶持全球性媒体》(2009年12月12日),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http://cnj.oins.com,浏览日期:2019年1月15日。

[172]贾萌:《Ohmy News:未来的报业》,载《互联网周刊》2005年第42期。

[173]《韩国传统媒体遭遇挑战》,载《声屏世界》2003年第9期。

[174]郭镇之、林洲英:《韩国大众传媒近三年来的变革》,载《新闻战线》2003年第9期。

[175]Kyong-Hee Song:Report on the program Quota Regulation:What has changed after nine years in the program supply market?KBI Report 2000,Seoul,Korea:KBI.

[176]葛静怡:《江南Style带动韩国娱乐产业创下400亿韩元顺差》(2012年12月3日),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yzjj/20121203/101813874645.shtml,最后浏览日期:2018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