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信息传播网络的外部生态环境分析

四、伦敦信息传播网络的外部生态环境分析

媒介组织作为社会机体的一部分,在独自运转的同时也参与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运动,早在赖利夫妇于1959年提出的“工作模式”[59]中,他们把传播系统置于社会系统的框架之下,认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之一,传播系统的传播活动与过程既受其内部机制制约,也受其外部环境影响。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媒介生态学”的名词,这一学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研究社会信息传播网络同媒介环境之间的关系。

“媒介生态学”从自然科学的生态学中吸取灵感来解释媒介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同时这一理论也是建立在系统论的大前提之上,认为媒介作为一个社会的子系统,将与其厕身其中的更大的系统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这个更大的系统将给媒介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制约及动力。崔保国教授在解释媒介生态学的文章中指出:“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与政策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媒介与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60]从上述对媒介生态较为细致的解剖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就是媒介与受众、政府、同行、经济力量这四个已属老生常谈的关系而已。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个论述的大前提——系统。正是这样一个前提,使得我们在观察这四种力量对信息传播网络的作用时更加宏观和动态。

在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受众等媒介的外部环境的时候,我们不单单要去观察他们几者分别与媒介信息网络发生什么作用,更要观察这几种力量间的互相博弈和斗争,以及在这种博弈和斗争影响下媒介信息网络呈现出一个怎样的状况。也就是说,要用宏观的和动态的视角来审视各方力量对媒介信息网络的综合力量,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出信息传播网络如今的状况。

按崔保国教授的观点,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一般以城市或区域来划分[61]。在本研究当中的伦敦的信息传播网络自然就是一个独立却开放的媒介生态系统,它的四周包围着各种与其相互作用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的集合也就是伦敦信息传播网络的外部环境,这一环境与信息传播网络本身又一起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系统。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结合相关的案例,展示伦敦的信息传播网络的外部生态环境,并试图讲解这一环境对信息传播网络的影响以及信息传播网络对环境的反作用力。限于篇幅关系,我们选取媒介生态环境中比较重要的三类子系统展开论述,它们是:政治力量:包括政府的规章制度、行政力量等;经济力量:包括作为媒介所有者的经济力量和作为广告商的经济力量,以及消费者的经济力量;社会文化力量:包括公众利益及其反馈、伦敦的文化传统、外来文化势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