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从一元化管理到与民营商业并举

(三)广播、电视:从一元化管理到与民营商业并举

与其他国家无异,广播和电视在日本东京的出现无疑是传播界的一大革命。

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在美国设立四年半以后,1925年3月,在东京芝蒲的东京高等工艺学校发出了日本最早的电波。事实上,在申请建立广播电台的近30家公司中,政府采取统一管理的办法只批准了三家,其中东京创建的电台是东京广播电台(JOAK)。仅仅一年后,日本政府指令仅有的三家电台(另两家为大阪广播电台和名古屋广播电台)合并,成立新的社团法人日本广播协会,基本搭好了延续至今的NHK的组织框架。这表明,日本的广播事业从一开始就是在政府强有力的监控之下作为垄断事业发展起来的,而东京自然是全国广播事业的发源地与核心区。此后,一元化管理愈演愈烈,1934年日本政府对广播协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极大地强化了通信省的监督,对广播节目的制作及内容严格审查。

直至“二战”后,GHQ[8]实行最高管制下的东京广播事业才有所改善,GHQ发出了实行广播的民主化和非军国主义化的指令。至1945年以后,广播在东京各家庭中的普及率逐年上升,而电台编排节目的自由也在法律上得到保障,娱乐节目、竞赛节目等新型节目也随之兴起。此后,日本广播业也告别了NHK一枝独秀的状态,民营广播在这一时期大量诞生,1951年底东京出现了广播东京和日本书化广播协会(文化广播)两家新电台并很快开播。至此,NHK与民营广播并举的局面确立下来,如今东京的广播电台及节目早已百花齐放。

与广播一样,电视在日本的出现与发展也处于世界先行之列。尽管相关研究与实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停顿下来,但战后不久的1953年2月,NHK、东京电视台便开始开播,同年8月,全日本第一个民营电视台——日本电视台亦在东京开播。这种在功能上结合了广播和电影的吸引力且更具现实感的媒介,从一开始就捕捉到了人们的注意力,给东京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当时对东京的一般家庭来说,价值20万日元以上的电视机尚是奢侈品,据说在1954年日本电视台直播职业拳击世界轻量级锦标赛时,东京都近郊街头的电视前聚集了大量的观众,都营电车、公交车和出租车被堵在人流中,接连造成交通堵塞。当时的视听者有55万人以上,其中一台电视机前的观众就超过两万人[9],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录。1955年4月,第二家民营电视台广播东京电视在东京开播,亦是作为民营广播公司兼营电视台的第一家,其首先推出的节目形式便是日后风靡全城乃至全国的电视剧。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政府主导的一元化电视网络体制下,NHK在东京乃至全国都确立了强有力的垄断体制。

1957年12月,NTV在东京街头安置彩色电视机进行试验性播放,受到人们极大关注,次年,TBS、朝日广播、读卖电视等也在东京正式开播。随着电视台的不断增多及彩色电视的顺利发展,以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电视在东京全城得到了迅速的普及。此后,卫星转播技术传入日本,1967年1月1日,通过宇宙直播在东京、巴黎、伦敦和纽约之间同时播放的《新年降临》,昭示着东京的世界电视直播进入了正式的起步阶段。

面对电视的强力冲击,广播业和杂志出版业都做出了应对。面对人们收听时间减少的事实,广播电台推出了现场直播和综艺性节目的编排方式,并迅速由东京向全国普及开来;东京杂志界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受电视的影响,许多娱乐月刊杂志衰退,以与常看电视的视听者不同的读者层为对象的综合杂志则取得稳定增长,新创刊的众多周刊类杂志则屡次在东京掀起热潮,确定了其大众传媒的地位。

尽管电视在整体上偏向于大众的娱乐性,但东京从20世纪60年代起,电视就与选举紧密联结在一起,这种积极对日本大选进行报道的潮流一直延续至今日东京乃至全日本的电视界。同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无论NHK还是民营电视台,其电视节目(历史剧、家庭剧、歌曲节目)都走上了大型化的道路,直播报道比例亦不断上升,电视在东京作为报道媒介的地位得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