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伯玉,梓州射洪人(今属四川)。少任侠,十八岁始专心读书。文明元年(684)中进士,授麟台正字,后升左拾遗,故世称陈拾遗。曾随武攸宜东征契丹,任参谋,颇不如意。圣历元年(698)辞职归乡,后为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陷害,卒于狱中。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极力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诗的代表作为《感遇》三十八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风格慷慨苍劲,蕴藉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