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字微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少有才学。贞元九年(793)以明经及第,十九年(803)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任左拾遗。后任监察御史,因弹劾得罪宦官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虢州长史。穆宗即位,召其为膳部员外郎,因得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长庆三年(822)拜相。任相三个月,受李逢吉排挤,出灿州刺史,后累官浙东观察使、尚书左丞、武昌等节度使,与白居易交往甚密,并称为“元白”,又因两人诗风相近,并称为“元白体”。诗论与白居易相同,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其诗以乐府诗最具代表性。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向与白居易《长恨歌》并称,其悼亡诗《遣悲怀》三首向称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