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王勃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望族,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少聪慧,世人目为神童。麟德三年(666)应制科,对策高第,拜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斥出府。遂入四川漫游,闻虢州多药草,求为参军。又因匿杀官奴犯死罪,遇赦革职。上元二年(675)秋,赴交趾省亲,次年秋,溺海水,惊悸而卒。王勃对初唐沿袭六朝浮艳的诗风深感不满,有志于诗歌革新,与同时代人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共同为扭转绮靡诗风,扩大诗歌题材,使诗歌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勃诗多抒发个人情志,也有一些抨击时弊之作,工于五律、五绝,风格清新自然,初步实践了其诗歌革新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