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

高适

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少家贫,二十岁游长安求仕未果,后客游梁、宋间,落拓失意。天宝八载(749)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辞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起,助守潼关。关陷,奔行玄宗,甚得赏识,连升侍御史、谏议大夫。后历官淮南节度使、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召还长安,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边塞诗四十余首,歌颂了士卒浴血奋战的精神,揭露了将军与士卒苦乐悬殊的深刻矛盾,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