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阅读方式嬗变
(一)数字经济催生了数字阅读
国家通过战略层面的规划积极推动数字阅读的快速有序发展,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新兴媒体的传播方式不断发展壮大,媒体融合再次被纳入国家战略发展体系。
1.新技术成为阅读方式革新的直接推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促进了新传播技术快速发展,以微阅读为代表的微传播,使阅读生态焕然一新。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95.1%[15]。作为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互联网对于数字阅读的影响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阅读方式(形态)。2017年,我国阅读状况呈现出缓慢上升态势:一是阅读量略有增长,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2016年为4.65本);二是阅读时间有增长,成年人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80.43分钟(2016年为74.40分钟),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27.02分(2016年为26.00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0.70分钟(2016年为57.22分钟)。[16]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华夏大地一道风景的背景下,全民阅读迎来了多元化时代的新起点、新征程。跳出“数字阅读好与坏”的争论或判断,我们应该为数字阅读点赞,并不是说要将数字阅读树为典范,而是这件事本身说明了数字化社会发展处于不同时间段,不同观念、不同阅读方式的产生是有具体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是有现实的需要才能够产生的。
2.数字时代背景下开启新阅读模式。数字阅读无论从阅读内容还是阅读介质都颠覆了自古及今的阅读方式。[17]一是纸质读物不再一统天下。阅读文本从单一的纸质阅读转向纸质和数字的多样化阅读形式,文本内容从系统化转向碎片化,文本编辑从单文本转向超文本,读者阅读方式从系统阅读转型为微阅读,图书购买目的从藏书转向消费。我们处在阅读转型的时代,未来人们的阅读体验将更加丰富,数字技术改写了人们接收和阅读信息的方式,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的互动和多级传播催生了数字阅读的分享化、智能化、圈层化三大趋势,这对于创造个性、共享、开放、自由的阅读环境具有积极意义。[18]二是全社会的每一个公民都在积极参与阅读。以数字阅读为途径保障公民阅读利益,是推进全民阅读战略的有效方式,同时应以新媒体为框架扩展阅读空间。在阅读产品形态上,2016年全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3亿,增长率达12.3%[19]。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媒体环境中的人们行为习惯,阅读方式及阅读平台等也都在发生变化,阅读效果“图”“文”“声”三者兼具,更形象生动,日益受到受众的欢迎。[20]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全民阅读号召,有四百多个城市设有读书节、读书日、读书月等活动。[21]
3.数字经济得到国家及社会的倾力支持。在全民阅读首次写入国家五年规划的背景下,数字阅读的发展对于丰富全民阅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016启动“悦读中国年”,数字阅读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数字出版和其他行业跨界融合,大力推动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助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信息经济的发展繁荣,将中国的数字阅读推向新的高度。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建设数字内容产业,实现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是“十三五”时期西部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2016年,全国数字出版产业累计用户有16.73亿人(家/个),产业整体收入5720.85亿元,比2015年增长29.9%,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2]未来,将进一步努力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二)数字阅读的影响日益凸显
信息即权力,这种权力在不同社会代表不同的行为主体。个人信息分享的权力基础是群体,通过传递群体价值和规范,体现群体整合偏好。[23]古往今来,不同历史阶段,阅读方式和观念也大有不同,但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颠覆边界”。数字阅读是原有纸本阅读方式的更新和飞跃,声像俱全、图文并茂,比单纯的文字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界关于数字阅读的讨论中把数字阅读等同于碎片化、浅阅读的论点较多,本课题组认为:数字阅读就是在纸本阅读整体下滑大背景下的绝地反击,是试图通过向其他行业渗透重新构造一个以阅读为核心的新型生活方式的美好愿望。新时代为满足人民的美好阅读生活和阅读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读书会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经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的气场和风度变得不一样,甚至会改变人的性格和精神状态,使人有更宽阔的视野和胸怀。阅读方式的改变是多维度的,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对社会生产力、信息传播环境以及人们的阅读需求的一种客观反映(见表1-1)。
表1-1 人类阅读方式的演进

相比传统纸质阅读,数字阅读始终在以其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将数字化发展嵌入人类历史的大视野中。数字阅读的“江湖地位”和贡献不容否认,很多人反对数字阅读,认为其源于碎片化阅读方式。不容否认,数字阅读发展中的这个问题确实不容忽视,但不能因为不赞同数字阅读而诋毁甚至彻底否定它。因为时代发展下的数字阅读已不可阻挡,这是技术进步应有的趋势和文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正成为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催化剂,数字阅读在信息技术的渗透下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复合方向发展,出现了多元化、多样化、全领域、深层次的发展态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数字阅读的多点突破,读者多维度的参与特征明显,彰显了信息技术对数字阅读的重要影响(见图1-2)。

图1-2 数字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进图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由于媒介介质不同,其传播功能、阅读体验也自然各异,电子介质简单便读;纸质介质更有仪式感,需要静心阅读。长期以来,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过程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充满讨论的议题。目前,对数字阅读影响的研究还存在争议,对其阅读行为的讨论则不多。2015年数字出版行业市场规模为4403亿元,同比增长30%。当前,数字阅读行业呈现的强势发展格局,其中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阿里文学、爱奇艺文学、百度文学等数家阅读平台对数字阅读产生了积极影响,如阅文集团的QQ阅读2017年一季度用户渗透率达到22.48%。2017年每个微信账户在微信上花费的时间为65.5分钟,在今日头条上的平均耗时为30分钟。北京居民日均阅读时长119.46分钟,其中,数字阅读时长90.95分钟,纸书阅读时长28.51分钟,同时在线听书与社群阅读成为北京阅读新时尚。[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