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出版读物的选题与推广

四、民族出版读物的选题与推广

(一)坚持实施精品出版战略

少数民族读物出版机构参与全民阅读,就是要引导少数民族读者去选择、去规划。扎实而清晰的产品体系,是阅读引导的基础。

1.出版社将阅读推广的对象精准定位。通过精心策划少儿阅读选题内容、开展各种类型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常态化、可持续性的民族文化阅读活动,持续深耕阅读市场,创新发展面向少数民族的知识文化服务,承担着推出好作家、好作品和文化传承的责任。从源头抓起,即建设好作者和编辑两支队伍,从横向和纵向深挖少数民族品牌资源,重新分类、组合、策划出版少数民族文化丛书。

2.让民族出版社成为当地知名阅读推广的品牌活动。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和关注度,调整选题策划思路,更好地服务读者,向社会、向读者奉献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3.着力打造各种阅读基地。打造“阅读与写作基地”等全民阅读品牌,建设阅读网络、移动阅读平台,开启听读、视读新体验等活动,为西部民族阅读的深入开展不断探索新路径。

(二)重视电子书与数字出版

电子书不等于数字化纸质书,而应该是增强版的书籍。据《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1年,中国的数字阅读用户超过2亿,而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已经接近4亿,其中14—35岁的青年阅读用户占比超过七成,高中及专科以上学历占比近九成;中国人均阅读电子书10.1本,纸质书7.5本。当前,电子书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是一种传统纸质图书的可选替代品。对读者来说,电子书的诸多优势有目共睹。比如,技术使得阅读内容从文字、图片扩展到了音频、视频,阅读可随时随地进行,电子书中多媒体的使用让阅读的趣味性增强。自带注释连接和字典查询,实现知识脉络的梳理,让阅读的便利性提升。部分资源免费获取,同一种书籍电子版价格远低于纸质版,让阅读的成本下降。对于图书馆来说,藏书空间的限制、读者阅读形式的改变等,促使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图书馆决定,将更多采购经费用于数字资源采购。

(三)紧密围绕学生阅读需求开展移动推广

围绕着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行阅读推广,如果仅仅理解为普通意义上的阅读,让他们阅读或通过阅读变成一个有用的人还不够,应当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因此,图书馆不仅要成为基础的阅读资源中心,还要成为阅读支持中心(提供与阅读有关的服务)和民族文化教育、民族精神的倡导者,阅读行动的推广者,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有多少资源,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大的事,一定要围绕自己所拥有的图书、资源、人才、设备、环境来做事。图书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读者提供了多种阅读空间,把阅读、学习、讲座、教育、展示、共享、交流等活动紧密地组合起来,有效实现了阅读服务创新的延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推广少儿阶梯阅读、分级阅读。如开展“百社千校”阅读活动、“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儿阅读实践活动。丰富少儿假期读书活动,指导开展好六一儿童节期间“书香少儿”读书活动。扩大“五好小公民”活动覆盖范围,鼓励家园合作,普及学龄前儿童绘本。鼓励和支持阅读推广人、阅读组织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将全民阅读向基层农村延伸,结合实施“书香·童年”工程,组织图书出版发行单位向农村学校、农家书屋免费赠送图书,配合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等活动,促进青少年阅读推广更加深入。

【注释】

[1]傅昌銮,潘伟康.数字化迭代与融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28日.

[2]杨昌斌,欧阳佩瑾.对创建少数民族原典阅读品牌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89-91.

[3]郑晓云.用民族文学拨动人类共同的心弦[N].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2日.

[4]玉璐,玉时阶.文化多样性与广西民族团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21日.

[5]肖乐.贵州铜鼓民俗文化探析[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6]温小平.纪念性空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8(6):45-48.

[7]方盛举,曹昶辉.我国边疆文化治理的挑战及其应对[J].新视野,2019(1):22-26.

[8]白维军.流动公共服务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J].民族研究,2017(3):14-26.

[9]王玲.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思路[J].文化学刊,2017(9):152-154.

[10]吴建中.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3):44-48.

[11]肖惊鸿.2017年网络文学:更富多样性,离梦想更近[N].文艺报,2018年2月12日.

[12]陈莹.2018数字阅读平台拼什么[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年2月17日.

[13]参阅《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

[14]吴建中.新时代 新课题 新作为[J].新世纪图书馆,2018(2):11-14.

[15]王婷婷.社区图书馆信息资源构建及其服务应用探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2):48-50.

[16]陈传夫,陈一.图书馆转型及其风险前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2-50.

[17]王玲.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文化建设思路[J].文化学刊,2017(9):152-154.

[18]吴建中.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23-25.

[19]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6(6):4-9.

[20]阮可.公共图书馆“信用+阅读”:开启中国阅读新时代[J].图书馆学情报学,2017(6):23-24.

[21]焦莉.激发兴趣 传授方法 拓展实践——培养少儿阅读能力实践[J].新世纪图书馆,2017(6):46-48.

[22]万宇,周晓舟,李海燕,等.书香传家:家庭阅读指南[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7:34.

[23]罗小红.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计划的制定标准与实施策略:以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图书馆《“小桔灯”阅读推广计划(2007~2012)》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10):72-75.

[24]徐晓冬.图书馆早期婴幼儿阅读推广问题研究——以英国公共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8(4):90-95.

[25]王晓东.“春泥计划”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瑞安市图书馆暑期快乐营活动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6(2):42-47,19.

[26]王琳.快乐小陶子:儿童阅读推广民间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5(4):58-60,74.

[27]林晓青,曹海峰,倪娟.安妮花英文图书馆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109-111.

[28]张凌寒.学习、阅读、交流、娱乐四位一体的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以洛杉矶公共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7(3):81-86.

[29]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年鉴2017[Z].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