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阅读推广资源的整合

三、民族地区阅读推广资源的整合

(一)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阅读文化休闲驿站+信息服务平台

以非物质文化为依托,以民族文化为主线,以“民族特色、创意文化、产业聚集、绿色生态”为设计理念,与相关部门和行业联合,在项目区域导入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凸显民族、多元、创意、快乐、过去、未来、时尚、科技等价值,形成功能板块多样、核心资源突出、文化产业延伸、各类配套完整、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文化产业延伸的全新大型综合主题园,让少数民族文化走近生活,更加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1.以“悦读”为主题,借助阅读推广活动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图书馆具体业务需求,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多样、满足少数民族群众阅读和文化生活需求的综合服务区。借此提升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让更多的公众走进图书馆;2.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通“你选书,我买单”的书店借书系统,读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和借阅一卡通从图书馆、新华书店、书城直接借阅图书。这也是近年来基于PDA(读者决策采购)的新型采购模式所做的积极探索,是一种以用户为主导的馆藏资源建设模式,通过提高广大读者对图书馆资源采购的参与度,提升资源利用率;3.把地方民族文化名片汇集在地方图书馆里。如民族地区有许多民族建筑,一些复建后的角楼做何用途?如果打造成为充满民族味的文化景观和城市名片,图书馆可以分主题进行展示,有些可操作的活动,如民族工艺品制作、民族乐器演奏、民族戏剧表演、民族技艺表演等文化活动可以让读者来体验。

(二)图书馆阅读引导+学习交流基地+培训空间

《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民对知识、思想、文化及信息的获取属于公民权利中的信息权利[5]。文化教育功能重在对民族人格的塑造,立足民族文化元素,注重价值导向,以正确价值引导为核心。

1.阅读引导。由图书馆提供场所、完成基础装修,并负责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文化企业则负责定期更新、投放各类优质资源。除了深受大家喜爱的优质图书,还可以包括面向读者的学术类、党政教育类课程,以及面向学生的综合素质类课程,创新创业、技能类课程等,把阅读场所打造成为读者的阅读交流基地和信息素养培育基地。让学习共享空间作为空间环境改造工程之一,列入图书馆的行动计划。

2拓展阅读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读者阅读学习方式的改变,原本的电子阅览室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阅读学习共享空间就是以提高青少年读者自主阅读学习为基本理念,以保障阅读学习交流空间为核心服务进行设计改造的。应从装修、设备到家具等,力求体现全民阅读学习元素、多媒体元素、社交元素和创新元素,强化“公共书房+文化交流中心+终身教育课堂”功能。

3.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所有阅读力和阅读价值都来自于人,也就是说,阅读是解决人的问题。积极探索政府、图书馆、书店、文化机构等共建社区书房、文化阅读中心、老年大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大众阅读活动中心等项目,开展阅读服务工程试点,扩大与当地企业、社区的合作,把这些活动列入少数民族集聚区惠民规划中去。有条件的地方应当将高校的图书馆向社区开放。社区图书室、文化站、新华书店等机构应在营造良好阅读环境的基础上,开展多种类型的读书分享会、文化沙龙、民族传统节日庆典等活动。